发布日期:
矢志创新科普 点亮经开实验
文章字数:551
本报讯 5月12日,由安徽省细胞生物学会、合肥经开实验学校、中科大生命科学与医学部、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生殖细胞分会联合主办的“人类祖先从何而来——从最早细胞到万物灵长”主题科普讲座在合肥经开实验学校举行。活动邀请科学家与基础教育工作者,为300余名青少年带来一场穿越38亿年的生命溯源之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教授、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科学副校长史庆华教授在活动致辞中强调:“科普教育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第一粒种子,愿同学们在科技的海洋中永葆好奇,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愿经开实验学校因为科技而更加强大。”
随后,中国科协科普专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旭副教授以生动有趣的科学叙事,带领全场师生从海底热泉口的原始细胞,追溯至智人文明的演化历程。通过DNA、RNA、化石证据与人类迁徙地图,结合700余部科普视频制作经验,将晦涩的进化理论转化为充满探索趣味的科学图景。现场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露西化石模型”“线粒体夏娃”等案例中感受生命科学的魅力。
合肥经开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想表示,本次活动是“高校优质资源下沉基础教育”的创新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打造\"科学导师进校园\"品牌活动。随着全体嘉宾合影留念,这场贯通微观细胞与宏观文明的知识盛宴圆满落幕,而科学的火种正通过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播撒。 (方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教授、合肥经开实验学校科学副校长史庆华教授在活动致辞中强调:“科普教育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第一粒种子,愿同学们在科技的海洋中永葆好奇,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宝藏。愿经开实验学校因为科技而更加强大。”
随后,中国科协科普专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旭副教授以生动有趣的科学叙事,带领全场师生从海底热泉口的原始细胞,追溯至智人文明的演化历程。通过DNA、RNA、化石证据与人类迁徙地图,结合700余部科普视频制作经验,将晦涩的进化理论转化为充满探索趣味的科学图景。现场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露西化石模型”“线粒体夏娃”等案例中感受生命科学的魅力。
合肥经开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李想表示,本次活动是“高校优质资源下沉基础教育”的创新实践,未来学校将持续打造\"科学导师进校园\"品牌活动。随着全体嘉宾合影留念,这场贯通微观细胞与宏观文明的知识盛宴圆满落幕,而科学的火种正通过这样的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悄然播撒。 (方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