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喜迎2025年安徽省科技活动周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学技术厅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文章字数:3376
  安徽新华学院
水域监测急先锋——立体化无人水环境保护平台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者:杜京璟 蒋金涛 李鑫保 肖雨娜 宁路平 胡佳勇
指导老师:刘源 王爽

  安庆师范大学
琼脂掐丝珐琅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者:滕军 龚依诺 唐子琼 李诗远
指导老师:黄祝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哎哟“胃”,今天无“幽”了吗?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者:姜冉
指导老师:陶金周珺

  安徽工业大学
凌波仙子——水母运动结构仿生装置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者:周畅 张雨乐 胡瑞 张恒 路正 章标
指导老师:邬宗鹏

  铜陵学院
仿生蠕虫机器人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者:周承承 何刘畅 徐一鸣 刘荣超 吴骏凡 靳雨季
指导老师:何自国 殷建

  安徽理工大学
智行者——探索北斗定位的原理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张曼婷 贺筠宸 李依诺 邢知和
指导老师:刘超 韦伟

  安徽新华学院
教学魔镜-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学生课堂行为检测系统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王浩准 季益飞 李洋 兰正杰 夏辉
指导老师:史先桂 胡晓天

  巢湖学院
不同凡响——声波干涉显示仪
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奖
作者:武志兴 许家乐 武夏炎 夏梓宸 吴逸帆 孙可
指导老师:朱爱国

  巢湖学院
“枯木逢春—巢湖树雕画”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者:樊明霞 肖雅 邢子成
指导老师:顾婷婷 郭华

  安徽师范大学
“风舞翩翩对流秀”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者:金悦 丁倩倩 唐佳 俞慧 杜梦欣 葛一梵
指导老师:许之民

  安徽新华学院
“泥土电池”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一等奖
作者:朱梦悦 余晨浦 李雨菲
指导老师:李启照薛志红

  皖西学院
“垃圾分类有妙招,你我同行话文明—智能垃圾分类机器人”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者:韩遇响 董来乐 刘亿安 宣浩然 郑雅婷 许子成
指导老师:林华 葛干

  铜陵学院
“柔软触感:软体手的奇妙科学”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刘荣超 何刘畅 胡帆 李若依 徐一鸣 周承承
指导老师:殷建 何自国

  徽商职业学院
“揭秘无人驾驶的眼睛”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奖
作者:宫傲 唐林 柴舒乐 贾宏赵 孟喆
指导老师:伋淼 谷磊

  皖南医学院
“螨虫——隐形的健康杀手”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王雪儿 王逸仁 查金键 刘娇男 张晓玥
指导老师:孙恩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心跳守护者”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祝锦祥 俞颖 王艳丽 姚浦悦 叶思凯 宫天爱
指导老师:徐辉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人造太阳”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优秀奖
作者:李涛 周冰艳 张子怡 刘桂利 李豪 肖振华
指导老师:徐辉

  蚌埠学院
“防震减灾一起来”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三等奖
作者:白雨彤 陈子昂 陈强 王博学 罗涛
指导老师:徐丹丹

  巢湖学院
“智能放线机器人”第十五届安徽省百所高校百万大学生科普创意创新大赛二等奖
作者:吴俊喆 陆晴 徐璟琦 丁雨阳 韩君威 王坤
指导老师:房丙午 金而立

  《凌波仙子——水母运动结构仿生装置》
学校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参赛学生:周畅、张雨乐、胡瑞、张恒、路正、章标
  指导老师:邬宗鹏
  项目简介:本项目“水母运动结构仿生装置”以三维数字化与创新设计为核心,针对水下机械装置功能单一、动力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仿生水母载体解决方案。设计灵感源于水母高效稳定的运动形态,通过齿轮连杆机构、钟形曲柄及阿基米德螺旋曲线装置,模拟其“快速收缩、缓慢舒张”的运动规律。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上部分为驱动系统,下部分为动力执行系统,结合张拉整体结构触手,具备较强承载力和稳定性。功能上,装置可搭载测温模块、信号中继设备、相机等,服务于水下数据采集、环境监测、军事探测及娱乐拍摄;教学层面,其仿生结构可直观展示机械传动原理。创新点包括:优化伸缩导向套筒提升动力、齿轮连杆简化传动结构、阿基米德曲线减小摩擦等。项目兼顾低成本、高可靠性与多功能性,为水下作业智能化提供了新思路,具备广阔的商业与科研应用前景。
  心得体会:在项目进行中,我深刻体会到跨学科协作与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设计初期,凸轮结构的高成本与磨损问题成为瓶颈,团队通过反复验证,最终以齿轮连杆替代,既降低成本又提升可靠性,这一过程让我学会灵活调整方案。面对触手自由度不足的难题,引入阿基米德曲线装置并优化钟形曲柄结构,不仅突破技术瓶颈,更深化了我对仿生机械设计的理解。团队合作中,成员各展所长,从理论分析到有限元仿真,从电路控制到实物测试,每一步都凝聚了集体智慧。我亦在实践中提升了项目管理能力,学会平衡效率与质量。未来,我们将探索强化学习与多机协同技术,推动装置智能化升级。此项目让我坚信:工程设计的魅力在于不断突破极限,用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安徽超越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废物处置、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报废汽车拆解、废旧锂电池资源化以及节能环保技术研发的综合型环保企业,经过10余年发展已经成为安徽龙头环保企业之一,2021年8月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301049)。
  公司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子公司)、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节能环保优质生产企业、安徽省第十三批“115”产业创新团队(中共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1年度皖美品牌示范企业。并获得“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资证齐全,覆盖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6大类废物类别中42类的经营资质,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为安徽省处置工业危废、废弃家电拆解等综合规模较大、资质较全的环保企业。公司创建技术研发平台有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滁州市固废处置及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滁州市工业设计中心等;近年来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主要围绕资源循环利用、新工艺开发研究以及固废处置等领域;并与中科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成立校外实习基地,同时与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合肥共建“固废高值化利用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固废高值化利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研究。公司先后承担了“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安徽省115团队产业创新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揭榜挂帅”、滁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重大项目,通过技术的不断提升,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安徽理工大学
安全环保型常压和真空爆炸装备研制及工程应用
  爆炸过程会产生严重的冲击波、振动、噪声、有毒气体等,难以保障高校校区、民爆厂区爆炸性能测试、新型民用爆炸物品开发等爆炸试验安全。自2005年起率先开展真空爆炸基础理论、关键技术以及爆炸装备研究,并运用于真空爆炸焊接、高原爆破、爆炸物品销毁等工程应用中。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如下:
  1、形成了一套常压和真空爆炸容器研制理论和技术,从规则形状、特定材质爆炸容器,延伸至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非规则形状、非特定材质的爆炸钢桶、爆炸硐,解决了特种行业民爆产品研发、性能测试以及人才培养开展爆炸试验的困境。
  2、率先得到真空环境冲击波传播特性和衰减机制,揭示了真空环境爆炸波形成和演化机理,明确了真空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爆炸的危害效应。
  3、研制了可重复使用的爆炸硐,以及创新性开发多爆炸桶逐桶延时起爆技术,成功应用于大批量非法雷管、废弃弹药等的销毁工作中。
  4、开发了环境适应性专用炸药,解决真空爆炸焊接、高原爆破等工程技术难题。
  该系列成果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已授权专利18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2篇,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3项。项目整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在国内10余家大型民爆企业推广应用,为企业新增销售额1.87亿元,新增利润3021万元,经济、社会和环保效益显著。
  (排名不分先后)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