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中科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合肥专场举办
三万市民沉浸式体验大国重器魅力
文章字数:821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以科学之问,启未来新程。5月18日,在位于三十岗乡的合肥未来大科学城聚变堆园区内,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火热开展。来自省内外三万余名市民和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共赴这场科技盛宴。在此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尽享科学探索乐趣。
  “太阳能板经阳光照射后,会给线圈提供电能,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周围永磁体共同作用带动装置旋转做功,在悬浮状态下就能将转子摩擦产生的损耗大幅降低。”在聚变堆园区原力谱能超导实验室互动实验区,太阳能电磁悬浮、超导电磁悬浮等精彩实验轮番上演。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工作人员通过科普实验,为公众阐释超导技术的科学原理。
  当天,聚变堆园区开放了聚变创新展览馆、八分之一真空室及总体安装平台,举办多场专题科普报告,并设置多个科普互动实验区域。公众既可一睹“国之重器”风采,又能参与各类互动式科学体验。室外广场变身科技游乐场,在庐阳“向新力”科技创新展区,庐阳区8家科创企业联袂打造“未来生活体验营”。AI可编程仿生机械狗灵巧穿越障碍,人工智能车自主规划巡检路线,量子计算互动游戏前排起长队。在“低温秀场”,-196℃液氮瞬间冻结玫瑰的神奇实验引发阵阵惊呼,身着白大褂的科研人员化身“科学魔法师”,用趣味实验诠释深奥的相变原理。来自安庆的中学生王同学兴奋地表示:“原本书本上的公式突然‘活’过来了,这样的科学日应该天天过!”
  “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各科研院所都会‘开门迎客’,向公众开放高端科研设施,开展覆盖多个学科领域、形式丰富多样的‘硬核’科普活动,一线科技工作者也会与公众面对面互动交流。我们希望通过开展此类活动向公众展示科技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自2004年创办以来,该活动累计吸引超50万人次参与,已成为我国体量最大、学科最全的科普开放平台。“你的好奇心,就是未来的模样”,道出了这场全民科普盛宴的初心。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