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OLED屏幕比LCD屏幕更伤眼?
文章字数:1119
关于“OLED屏幕手机伤眼睛”的观点经常出现在社交媒体上。每逢新手机发布,在一些手机数码论坛里总有人说“屏幕辣眼睛”“瞎眼屏”“ LCD永不为奴”等等。OLED屏幕真有那么可怕吗?
LED屏幕和LCD屏幕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判定OLED屏幕比LCD屏幕更伤眼。生活中关于这种电子产品,选购的时候可以查看专业科技评测机构的评测报告。也可以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及认证。除此之外,对于过于绝对的言论要保持警惕,这些往往是不准确的。
OLED屏幕是什么?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其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或柔性有机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目前OLED屏幕逐渐成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显示媒介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OLED屏幕可以做得更轻薄、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显示更逼真、耗电量更低。
OLED屏幕更费眼?
那为什么有些人觉得看OLED屏幕的手机更加费眼呢?这主要涉及OLED屏幕调光的问题。
LCD屏幕通常使用背光灯实现屏幕发光,频闪频率就可达到几千赫兹(Hz),基本不会遇到频闪问题。OLED屏幕为像素自发光,低功率限制了它的频闪频率。
OLED屏幕调光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DC调光(Direct Current,少数OLED支持),是通过调整屏幕电压或电流,也就是改变功率的方式来调整屏幕的亮度。DC调光的优点是不闪屏,但在低亮度下可能会出现色彩不均匀的问题。
另一种是PWM调光(Pulse WidthModulation),即脉冲宽度调制,它是通过控制单位周期中屏幕亮和暗的时间比例来控制屏幕的亮度。PWM调光的屏幕是通过“亮→暗→亮→暗”周期闪烁来控制屏幕的发光量。只不过由于其频率很高,人眼存在视觉残留,因此看到的屏幕一直都是亮的。但是随着屏幕亮度降低,PWM的频率开始下降从而让人眼有所察觉,所以有人说“PWM调光存在频闪现象”,这也是导致有些人在低亮度下长时间面对屏幕后感到眼睛疲劳、干涩不适的原因。
但是这也只是有些人的主观感觉,Zexuan Wu等人研究探讨了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的调光频率对观看者视觉疲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短时间(约35分钟)观看后,无论是360Hz至1920Hz范围内的测试调光频率,还是DC调光模式,在主观评分和视觉疲劳的客观测量指标方面均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至于OLED屏幕和LCD屏幕对眼睛的影响,其实各有优劣,具体哪个更友好取决于使用场景、个人敏感度以及屏幕的调光方式。
在亮度与对比度上:
OLED:高对比度、纯黑背景(像素自发光),减少眼部调节负担,适合暗光环境。但长期静态画面可能导致残影,间接增加用眼压力(需频繁调整内容)。
LCD:背光均匀性更好,但低对比度可能让眼睛更费力(尤其文字阅读)。而且背光漏光可能造成视觉干扰。
总的来说,敏感用户/长时间办公选DC调光LCD或高频PWM OLED。色彩需求/暗光使用选优质OLED(DC/高频PWM)。 (刘刚)
LED屏幕和LCD屏幕各有优劣,不能简单地判定OLED屏幕比LCD屏幕更伤眼。生活中关于这种电子产品,选购的时候可以查看专业科技评测机构的评测报告。也可以关注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及认证。除此之外,对于过于绝对的言论要保持警惕,这些往往是不准确的。
OLED屏幕是什么?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其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或柔性有机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
目前OLED屏幕逐渐成为手机、平板电脑、显示器、电视等显示媒介的主流选择。这是因为OLED屏幕可以做得更轻薄、可视角度更大,色彩显示更逼真、耗电量更低。
OLED屏幕更费眼?
那为什么有些人觉得看OLED屏幕的手机更加费眼呢?这主要涉及OLED屏幕调光的问题。
LCD屏幕通常使用背光灯实现屏幕发光,频闪频率就可达到几千赫兹(Hz),基本不会遇到频闪问题。OLED屏幕为像素自发光,低功率限制了它的频闪频率。
OLED屏幕调光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DC调光(Direct Current,少数OLED支持),是通过调整屏幕电压或电流,也就是改变功率的方式来调整屏幕的亮度。DC调光的优点是不闪屏,但在低亮度下可能会出现色彩不均匀的问题。
另一种是PWM调光(Pulse WidthModulation),即脉冲宽度调制,它是通过控制单位周期中屏幕亮和暗的时间比例来控制屏幕的亮度。PWM调光的屏幕是通过“亮→暗→亮→暗”周期闪烁来控制屏幕的发光量。只不过由于其频率很高,人眼存在视觉残留,因此看到的屏幕一直都是亮的。但是随着屏幕亮度降低,PWM的频率开始下降从而让人眼有所察觉,所以有人说“PWM调光存在频闪现象”,这也是导致有些人在低亮度下长时间面对屏幕后感到眼睛疲劳、干涩不适的原因。
但是这也只是有些人的主观感觉,Zexuan Wu等人研究探讨了OLED智能手机显示屏的调光频率对观看者视觉疲劳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短时间(约35分钟)观看后,无论是360Hz至1920Hz范围内的测试调光频率,还是DC调光模式,在主观评分和视觉疲劳的客观测量指标方面均未出现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至于OLED屏幕和LCD屏幕对眼睛的影响,其实各有优劣,具体哪个更友好取决于使用场景、个人敏感度以及屏幕的调光方式。
在亮度与对比度上:
OLED:高对比度、纯黑背景(像素自发光),减少眼部调节负担,适合暗光环境。但长期静态画面可能导致残影,间接增加用眼压力(需频繁调整内容)。
LCD:背光均匀性更好,但低对比度可能让眼睛更费力(尤其文字阅读)。而且背光漏光可能造成视觉干扰。
总的来说,敏感用户/长时间办公选DC调光LCD或高频PWM OLED。色彩需求/暗光使用选优质OLED(DC/高频PWM)。 (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