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再生稻种植按下“快进键”
文章字数:574
  仲春时节,宣城市郎溪县涛城镇沙桥村村民王文芳的再生稻育苗基地里,头季再生稻秧苗成排成行,满目葱茏。4月10日一大早,王文芳与工人们熟练地卷起一片片秧苗,装运到电动三轮车上,这些秧苗即将用于栽插。
  “我这里有6个育苗棚,为周边20户农户育苗,总面积800多亩。从4月8日起,育苗基地的秧苗开始陆续送到农户手中,方便机器插秧。”王文芳向笔者介绍。
  再生稻就是在头茬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生新苗,进而抽穗为自然成熟的稻谷,具有一种两收、省时省工、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米质优等优势特点。
  在该镇凤河村种植户王建平的水田里,两台插秧机在农田里穿梭。伴随着一阵“轰隆隆”的机器声,一株株翠绿的秧苗被均匀地插入田中,原本光亮如镜的水田随即披上了一袭“绿装”。
  “我种植了4亩再生稻,按照现在的进度,2个多小时就能栽完。”王建平说,“现在种田方便多了,从育苗到栽秧、收割,全程都有机械化助力,我们只需要管好水就行了。农技专家手把手教授种植技术,我们对再生稻稳产增收有信心。”
  眼下,郎溪县数万亩再生稻进入春耕插秧期,田间地头农机穿梭,处处呈现出一派再生稻种植忙碌景象。为了保证再生稻顺利栽种,该县农技人员及时分赴各地,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再生稻苗期田管,确保秧苗返青快、早分蘖。
  涛城镇农综站工作人员韦建群介绍,2024年,该镇再生稻种植面积近8000亩,两季亩产平均达到800公斤。 (罗鑫 余克俭)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