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科技招商“活水来”产业“智”变焕新机
文章字数:1332
走进马鞍山市应急指挥中心,一面巨大的显示屏映入眼帘,屏幕上实时跳动着长江、河道、高危化工类企业、森林防火等各类监控数据和画面,这里是由江东产投、科大讯飞、数字安徽合资成立的马鞍山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所建设的“城市大脑”项目。通过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全市的数字资源在这里汇聚、流转,城市的“脉搏”清晰可见。
“过去,各部门数据分散,遇到突发事件,协调起来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城市大脑’,一切都变得高效有序。”马鞍山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昆介绍道,在一次防汛综合应急演练中,指挥中心通过整合气象、水文等11个部门的数据系统,运用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视频数据直连省应急管理厅通信平台,实现了灾民安置、堤防巡查等场景的可视化监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全天候技术支撑。目前,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马鞍山节点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已完成1个市级资源门户上线、237个数字资源上架。
“我们落户马鞍山软件园后,构建了‘算力+场景+资本’三位一体的政策服务体系。”王昆说,特别是普惠型算力服务体系、全生命周期资金扶持机制和开放融通的场景生态,对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
随着城市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科技招商无疑正为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越来越多产业头部企业、优势技术和急需人才项目落户马鞍山,加速推动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在小视科技总部的展厅里,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展示着灵犀视觉工业大模型的运行画面,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的企业,也是马鞍山科技招商的“明星项目”。
近年来,雨山区抢抓省(10+6)母基金机遇,通过申请省智能家居母基金,联合雨山区新兴产业母基金,共同撬动社会资本51%的出资,组建了3亿元的专项基金,成功招引小视科技总部基地落户雨山经开区,建设人工智能谷项目。雨山经开区以小视科技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成功获批了全省首批“马鞍山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单位”。
“当初选择马鞍山,是因为这里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让我们眼前一亮。”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超感慨地说。马鞍山是南京、合肥都市圈的“双圈城市”,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里既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东大门”与“桥头堡”,又是正在打造的长三角“白菜心”。马鞍山不仅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优势,还通过产业基金、科技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雨山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专场对接会上,小视科技与多家本地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安全、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试点。
小视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集聚。项目一期人工智能谷交付后,招商率迅速超过80%,二期总部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强磁场”。
据了解,2024年马鞍山市科技招商成效显著,全市共招引96家亿元以上科创企业,新增628家在孵企业、新增科技创新平台24个、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人才团队24个、培育科技服务业机构19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79项。马鞍山以科技招商为引擎,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向着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据《马鞍山日报》)
“过去,各部门数据分散,遇到突发事件,协调起来费时费力。现在,有了‘城市大脑’,一切都变得高效有序。”马鞍山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昆介绍道,在一次防汛综合应急演练中,指挥中心通过整合气象、水文等11个部门的数据系统,运用布控球、无人机等设备实时回传现场画面,视频数据直连省应急管理厅通信平台,实现了灾民安置、堤防巡查等场景的可视化监管,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全天候技术支撑。目前,一体化数据基础平台马鞍山节点作为全省首批试点,已完成1个市级资源门户上线、237个数字资源上架。
“我们落户马鞍山软件园后,构建了‘算力+场景+资本’三位一体的政策服务体系。”王昆说,特别是普惠型算力服务体系、全生命周期资金扶持机制和开放融通的场景生态,对企业来说很有吸引力。
随着城市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科技招商无疑正为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越来越多产业头部企业、优势技术和急需人才项目落户马鞍山,加速推动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
在小视科技总部的展厅里,一块巨大的显示屏上展示着灵犀视觉工业大模型的运行画面,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的企业,也是马鞍山科技招商的“明星项目”。
近年来,雨山区抢抓省(10+6)母基金机遇,通过申请省智能家居母基金,联合雨山区新兴产业母基金,共同撬动社会资本51%的出资,组建了3亿元的专项基金,成功招引小视科技总部基地落户雨山经开区,建设人工智能谷项目。雨山经开区以小视科技等龙头企业为核心,成功获批了全省首批“马鞍山人工智能视觉大模型省未来产业先导区筹建单位”。
“当初选择马鞍山,是因为这里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让我们眼前一亮。”小视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永超感慨地说。马鞍山是南京、合肥都市圈的“双圈城市”,面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里既是安徽融入沪苏浙的“东大门”与“桥头堡”,又是正在打造的长三角“白菜心”。马鞍山不仅提供了优越的区位优势,还通过产业基金、科技政策等全方位支持,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雨山区“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专场对接会上,小视科技与多家本地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开启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安全、社区治理等领域的应用试点。
小视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马鞍山人工智能产业链的集聚。项目一期人工智能谷交付后,招商率迅速超过80%,二期总部基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未来将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人工智能产业的“强磁场”。
据了解,2024年马鞍山市科技招商成效显著,全市共招引96家亿元以上科创企业,新增628家在孵企业、新增科技创新平台24个、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或人才团队24个、培育科技服务业机构19家,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79项。马鞍山以科技招商为引擎,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与发展,向着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的目标稳步迈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据《马鞍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