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28日
加强在新时代网络空间下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探索研究
文章字数:2018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改变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出现诸如抖音、小红书等新兴媒体,这些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的舆论环境、信息传播方式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同时也给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面对新时代下的网络环境和最新工作要求,加强党的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发展带来的变化,主动适应发展趋势,把握新时代下网络信息宣传规律,使网络成为宣传主流价值观、凝聚正能量的重要阵地。
  一、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新时代网络空间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智能手机等高科技产品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网民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24年,中国网民规模达到11.08亿。这也使得网络舆情呈现出信息传播速度快、易受引导性和情绪化、影响力强等特点。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抢占这一阵地的制高点就成了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首先要在各类应急事件中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确保社会舆论方向不跑偏,将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中。其次要对网络舆情进行精准研判,把握好力度和分寸,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地回应社会关切。同时要引导群众理性看待公共事件,讲清楚公共事件的背景和原因,讲清楚党和政府正在作出的努力,讲清楚解决问题的制度安排和办法措施,不断增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
  当前,传播方式和媒体格局在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下正在调整,受众群体的阅读习惯和信息需求发生变化,因此,要提升管好用好新媒体的能力。一方面,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在注重传统媒体宣传的同时,将宣传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各类新媒体,将党的思想呈现在各类用户中,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要优化信息采编制度,实现宣传内容和先进技术的高度契合。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宣传内容采集、撰写、发布等过程中,提升宣传的质量和水平,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
   二、加快抢占宣传主阵地是新时代网络空间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现实需要
  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政务工作也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微博、微信等媒体成为重要办公平台、宣传平台。但是新媒体庞大的用户规模也意味政府需要面对不同的意见群体。因此,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为党为民、激浊扬清、贵耳重目”,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一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让宣传思想有深度。运用新媒体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定为人民服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以官方账号宣传为主,善于把握“流量热点”,广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讲好近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不断夯实筑牢党的思想根基。
  二是凝聚新媒体合力,让宣传思想有力度。微信、抖音、小红书等各有特点,能够在宣传思想中起到功能互补的作用。对这些平台的合理规划运用,充分发挥各类新媒体的优势,强化宣传效果。例如,哈尔滨市政府通过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广泛宣传冰雪大世界、中央大街等旅游景点,仅在春节期间就吸引了1215.1万人次旅客。再比如央视、《光明日报》等媒体利用B站年轻化的特点,在五四青年节联合发布青年宣言篇《后浪》,“认可、赞美与寄语年轻一代”的标签获得了上千万次的播放量。
  三是做好内容设置,让宣传思想有温度。在制作宣传内容时,不仅要想到群众“愿不愿意看”“喜不喜欢看”的问题,还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生活,多用生活化的话语进行宣传。比如人民网在2025年新春时节,利用短视频强可视化、丰富的影音元素等特点,借《哪吒2》热映的“东风”,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等相关动态,以恰当的时机、亲民的话题,立即引广大网友关注,有力宣传了社会正能量。
  三、打出宣传组合拳是新时代网络空间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实践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同样指出,“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完善舆论引导机制和舆情应对协同机制。”在当前全媒体时代,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用好用活宣传思想阵地,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打造宣传思想人才队伍。全媒体时代传播方式融合了图文、音视频等多媒体元素,要做好融媒体产品的有效传播,党组织必须培养“全能型”宣传思想工作人才队伍。针对传统宣传阵地时效性差等不足,新媒体新闻宣传要着力丰富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内容,尊重传播规律,顺应分众化、碎片化、对象化趋势,及时推送富有时代特色的作品,提升传播度和影响力。
  二是聚焦热点问题,筑牢党的宣传思想阵地。针对国家最新出台的政策文件、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热点问题,运用新媒体平台统筹规划、重点推进,做好系列宣传。运用视频、图片、文字等手段,集中推送,营造氛围,达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发挥融媒优势,做好线下和线上新闻宣传有机结合,拓宽宣传思想阵地。
  (六安市公路管理处 陈瑶)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