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发展价值目标探析
索梦娜
文章字数:1542
  城市作为现代化进程的核心载体,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走向现代化开辟了新路径,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化城市发展要锚定人民性、系统性、现代性与绿色性四大价值目标,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市韧性,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作为人的生活场域,应具备服务于人的现代化、激发人的潜力与创造力的功能特性。
  一方面,城市发展要发挥“人民建”的主动性。在城市规划、品牌塑造等方面,广泛吸纳民意,增强人民归属感。同时,城市不仅是原住民的家园,也是四面八方游子的温暖驿站。要积极塑造友好型城市,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公共服务的便捷性,让游客宾至如归,为城市发展吸引人、留住人。另一方面,城市发展要满足“为人民”的多样需求。城市发展要从追求“有没有”,转向注重“好不好”“优不优”。如城市公园硬件设施升级的同时,需要凝练公园主题,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现代化的城市,不仅是人们生活的物理空间,更是心灵栖息、精神愉悦的港湾。
  二、系统性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性过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涵盖产业规划、交通枢纽等,各要素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合理科学的城市布局能够有效提升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首先,城市自身是一个有机系统。作为完整的系统,城市设施齐全是满足人民生活的基础,“15分钟城市理论”为中小城市宜居度的提升提供了借鉴。同时,城市作为系统应具备稳定性,既包括道路、桥梁等硬性设施,也包括政策文件等软性配置,避免朝令夕改,以保障城市发展的连贯性与可持续性。其次,宏观视角下,每个城市在区域乃至国家内部都有独特定位。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城市发展不仅要从自身出发,更要服务区域、国家发展大局。如城市更新中,要注重系统谋划,做好城市间的优势、资源互补,不断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发展局面。
  三、现代性
  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现代性,它贯穿于城市建设始终,体现于城市建设成果中。
  一方面,现代性要求城市建设需兼顾“内涵”与“形式”。“形式”现代性体现于经济基础,如科学的城市格局,智慧城市建设,以便捷人民的生活。“内涵”现代性则要求更高、更艰巨,体现于上层建筑,如城市建设的价值理念、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等。此外,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做好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的融合,更是任重道远。另一方面,现代性体现在城市规划的未来性与预见性。要紧密结合新质生产力、智慧场景等,提前布局,合理配置资源。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做好未来产业、新兴技术发展的空间预留,用前瞻性眼光谋划发展,为城市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四、绿色性
  绿色低碳作为社会发展的共识,积极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是绿色发展的核心目标。
  一方面,要加快城市生态保护与发展。创新绿色城市建设举措,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城市污染治理,完善城市垃圾回收体系等。同时,积极推广绿色低碳出行方式,增强人民环保意识,共同打造宜居城市,让人民在城市中既能享受现代文明的便利,又能领略自然生态的美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城市绿色性建设开辟了新路径。要充分运用“两山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完善生态保护机制,发挥好第三产业在产业转型中的促进作用。同时,因地制宜,将低碳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
  五、结语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城市发展价值目标要聚焦人民性、系统性、现代性与绿色性等多个维度。通过科学规划、创新驱动与绿色引领,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人类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4年度烟台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文明城市建设实践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LLCX-00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烟台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