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巧手包汤圆 科技馆里闹元宵
文章字数:857
“身穿雪白外衣,心里香甜如意。正月十五沿街卖,过了十五没人提。”正月十五元宵节,安徽省科技馆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巧手包汤圆”主题活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少儿群体前来参与,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
活动现场,几张长桌拼成了临时“汤圆工坊”,桌上摆放着糯米粉、豆沙馅、芝麻馅等制作汤圆的材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家充满童趣的汤圆作坊。
“汤圆之所以吃起来软糯香甜,是因为它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大家知道为什么糯米在蒸煮后黏性变强了呢?”活动一开始,科技馆的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科学问题,引起孩子们的思考,他们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开启“头脑风暴”,各种脑洞大开的回答引得现场笑声连连,“那是因为大米中的淀粉由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等组成。大米中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在蒸煮后,其粘性也就越强,而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以上。”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结合日常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科普关于汤圆的科学知识,随后又讲解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并现场演示了汤圆的制作方法。看着一颗颗圆滚滚的汤圆在工作人员手中诞生,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动手尝试。
随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化身“小小面点师”,开始认真地揉面团、包馅料、搓汤圆。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有的孩子将汤圆搓成了可爱的小兔子形状,有的孩子则发挥创意,将汤圆做成了五角星、爱心等造型,充满了童真童趣。
经过一番忙碌,一颗颗饱含着孩子们心意和祝福的汤圆终于下锅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在沸水中翻滚,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当一碗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端上桌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为市民们带来了欢乐祥和的节日体验,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未来,安徽省科技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科学文化服务,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活动现场,几张长桌拼成了临时“汤圆工坊”,桌上摆放着糯米粉、豆沙馅、芝麻馅等制作汤圆的材料,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家充满童趣的汤圆作坊。
“汤圆之所以吃起来软糯香甜,是因为它用糯米粉制作而成,大家知道为什么糯米在蒸煮后黏性变强了呢?”活动一开始,科技馆的老师首先抛出了一个科学问题,引起孩子们的思考,他们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开启“头脑风暴”,各种脑洞大开的回答引得现场笑声连连,“那是因为大米中的淀粉由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等组成。大米中支链淀粉含量越高,在蒸煮后,其粘性也就越强,而糯米的支链淀粉含量高达80%以上。”随着课程的深入,老师结合日常事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科普关于汤圆的科学知识,随后又讲解了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并现场演示了汤圆的制作方法。看着一颗颗圆滚滚的汤圆在工作人员手中诞生,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动手尝试。
随后,在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化身“小小面点师”,开始认真地揉面团、包馅料、搓汤圆。虽然动作略显笨拙,但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喜悦。有的孩子将汤圆搓成了可爱的小兔子形状,有的孩子则发挥创意,将汤圆做成了五角星、爱心等造型,充满了童真童趣。
经过一番忙碌,一颗颗饱含着孩子们心意和祝福的汤圆终于下锅了。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在沸水中翻滚,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当一碗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汤圆端上桌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此次活动不仅为市民们带来了欢乐祥和的节日体验,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相信在未来,安徽省科技馆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公众提供优质的科学文化服务,为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