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大棚草莓红了果农日子火了
文章字数:811
  近日,淮北市烈山区玥玥种植家庭农场大棚里温暖如春,个大香甜的草莓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选购或采摘。承载着果农的甜蜜与希望,品质优、卖价好的大棚草莓让他们开启了新春“莓”好生活。
  笔者走进玥玥种植家庭农场一栋大棚,只见一垄垄碧绿的草莓植株整齐排列,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草莓掩藏在其中,红似玛瑙,色泽诱人。大棚里,一派繁忙景象,多名游客穿梭在翠绿丛间,精心挑选着草莓。
  “这里的草莓口感不错,有淡淡的奶香味。”游客马先生带着孩子在大棚内采摘,不一会儿,一提篮草莓已经装满。
  玥玥种植家庭农场位于通往烈山区四季榴园景区的塔山路旁,地理位置优越,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今年52岁的农场负责人宋良余告诉笔者,在外打拼多年后,他于2019年返回家乡烈山镇榴园社区,流转土地种植了13亩大棚草莓。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草莓产量和品质都有了很大提升,目前共种植红颜、甜宝、宁玉、香野4个品种。
  “今年元旦上市,1月份已销售4万元,预计能销售至4月底,大部分草莓沿路吸引游客采摘销售,少部分销往淮北市区及濉溪县城水果店。”宋良余说,目前,草莓零售价每公斤30元,游客进棚采摘价还要高一些。
  “草莓种植,选种是基础,起初我尝试了十几个品种,几年下来,只保留了4个品种,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就是香野。”宋良余说。
  目前,玥玥种植家庭农场的7栋大棚每日稳定供应草莓大约200公斤,做到成熟一批售出一批。
  宋良余说,春节假期,随着四季榴园景区游客数量的增加,很多游客临走时都会到农场采摘一些新鲜的草莓带回家。
  大棚草莓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共享“甜蜜产业”,孙谋臣就是受益者之一。他说:“每当草莓采摘期,我就会来到宋良余的家庭农场务工,一天80元工钱,主要进行疏叶,促进草莓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近年来,榴园社区把握现有资源优势,积极盘活低效土地,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巩固提升石榴优势产业的同时,错季发展特色草莓产业,已培育草莓种植户10余户,种植面积300余亩,推动农业发展提质增效。 (吴永生)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