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研究发现伏隔核有望成为癫痫治疗新靶点
文章字数:651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教授龙浩团队研究揭示了伏隔核壳部在抑制癫痫发作中的关键作用,有望成为癫痫治疗新靶点。相关成果发表于《癫痫病》(EpilepticDisorders)。
  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动物研究表明,伏隔核特别是其壳部,参与了颞叶癫痫的发病过程。龙浩团队前期通过在颞叶癫痫患者和对照组中使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扩散概率束状图将伏隔核分割为核和壳部分。研究结果显示,癫痫引起的神经元变性和损伤主要存在于伏隔核壳中,显著的结构异常和更广泛的连接改变也主要存在于伏隔核壳部,这为伏隔核壳在癫痫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影像解剖学证据。
  团队还利用动物实验和临床数据,对伏隔核的大体解剖、细胞和组织化学关系、传入和传出连接模式和病理进行了综述,提出伏隔核壳部可能是药物难治性癫痫及其合并精神共患病的潜在治疗靶点。
  最新研究中,龙浩团队通过构建稳定的慢性颞叶癫痫大鼠模型,采用立体定向伏隔核壳部和核部进行电毁损的方法,结合大鼠视频脑电实时监测脑电、神经元染色和胶质细胞染色,评估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评分、胶质细胞增生和神经元减少的情况,探索了伏隔核壳部电损伤的抗癫痫作用。
  该研究与未治疗的颞叶癫痫大鼠相比,主要发现:一是,伏隔核壳部电损伤的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显著降低;二是,伏隔核壳部电损伤导致颞叶癫痫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神经元损失减少;三是,伏隔核壳部电损伤并未引起额外的记忆损伤。
  该研究揭示了伏隔核壳部在抑制癫痫发作中的关键作用,能够通过抑制神经元减少、胶质细胞增生,从而发挥抗癫痫作用,这为癫痫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朱汉斌)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