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汇聚科技力量 谱写科普新篇
文章字数:3371


2024年,砀山县科学技术协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能定位,突出省、市科协工作重点,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科协力量。
这一年,牢牢把握党管科协政治站位,全面持续加强理论武装。
聚焦理论武装,加强党性教育。砀山县科协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安徽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每周定期开展党性教育和对标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中心组学习和每周集体学习等方式,持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强化思想引领。
提高思想认同,增强政治觉悟。引导科技工作者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政治觉悟和思想认同。2024年以来,县科协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同科普工作紧密融合,开展宣讲活动10余次,切实推动全会精神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见效。
搭建科普平台,提供资源支撑。县科协积极为科技工作者在科普领域积极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各类科普活动;开展科学家精神大讲堂20场次,让科技工作者在榜样的激励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全县支持科技事业、重视和关怀科技工作者的氛围;面向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等关键人群举办科技展览、科学讲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激情,为科技创新储蓄后备人才资源;积极吸纳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加入科协组织,共同推动科普事业发展。
这一年,聚焦服务创新发展职责使命,科技服务活动优质高效。
创新科普形式,提升科普成效。砀山县科协紧紧围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全力打造科普特色品牌,不断优化科普资源配置,持续强化科普阵地建设;通过积极探索,创新科普形式与内容,让科普活动更具针对性与吸引力,全方位提升科普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构建起全县大科普格局,有效打通科普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24年以来,县科协联合20余家单位,以“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为契机,紧扣不同主题,开展科普活动50余场,摆放展板400余张次,进一步提高了科协工作的知晓度与影响力。
全国科普日成效显著,收获颇丰。全国科普日期间,县科协联合22家单位举办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科普日主场活动,20余家机关单位、企业科协、学会参与现场科普展示。活动期间,砀山县积极组织在全国科普日平台填报优质活动,共填报4799个,推荐平台展示309个,形成了县镇(园区)与部门联动格局,填报及推荐总量均居全市第一;全国科普日特色科普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34次。凭借突出的组织能力与活动成效,县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3项活动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此外,砀城镇、周寨镇、唐寨镇、程庄镇、曹庄镇5家单位及5场活动分别荣获省科协表彰。
深挖科技馆潜力,释放科普大能量。2024年以来,县科技馆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精心策划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全年共开展科学教育及体验活动242场,积极推进馆校合作达70余次,携手消防、交通等单位联合举办9场活动;更新展品39件,深入研发教育课程,精心打造24堂精品课程与16套表演秀脚本。这些科普活动成效斐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仅科技馆工作报道总量达35次,其中国家级媒体2篇、省级媒体5篇、市级媒体5篇。科技馆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
发挥大篷车作用,拓宽科普传播路径。砀山县科协不断延伸科普大篷车的服务范围,充分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积极与教育、农业农村、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深入全县16个镇(园区)和全县180余所中小学校,将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青少年身边。2024年,科普大篷车已累计行程3500余公里,开展各类活动98场次,服务公众2.33万余人次,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8000余份;邀请相关科技人员及专家90余人次参加大篷车科普活动,科普内容涵盖农业生产、果树栽培、瓜菜种植、应急安全、前沿科技等。
科普惠民利民,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县科协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科普惠民乡村行”--安徽省科协助力乡村振兴专题科普首场活动在砀山县成功举办;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能人深入田间地头、养殖种植基地指导种植技术。2024年以来,县科协组织科普示范单位、教育基地、企业科协开展涉农生产的各类科普活动60余场次;组织专技人员、乡土能人开展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种植技术指导30余次;组织县心理咨询师协会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40余次;组织科技人才培训82期,培训4800人次,涵盖粮食高产提升、农作物提质增效、高素质农民培训等多个方面;举办各类学术会议12场,邀请专家学者50余人。
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力营造浓厚氛围。砀山县科协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15个镇(园区)及农村学校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巡展”活动和大篷车进校园活动共计40余场;组织全县中小学生参加“讲好科学家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为主题的选拔赛及决赛。活动期间,活动信息《砀山:百场科普活动奏响新时代“科技之歌”》在新华网刊登,浏览量20余万;《宿州砀山:奏响新时代“科技之歌”》被学习强国刊载。
这一年,胸怀培育时代青年长远目标,科学技术普及成绩斐然。
青少年科技竞赛成果丰硕。砀山县科协始终重视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培养与提升,组织全县青少年参加各类创新大赛。2024年,全县共获青少年科技大赛奖项61个,其中:省级13个、市级48个;全市新质生产力竞赛前100名中砀山县共54人,占比54%;前10名中该县共7人,占比70%。“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砀山县4.77万人次参与,位居全市第一,砀山县科协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县科协围绕青少年群体开展前沿科技系列科普活动,不断拓展渠道,强化实践,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包括机器人表演、前沿科技展品体验、航空航天模型展示、人工智能、科普表演秀、科学家事迹巡展等;邀请王运敏院士到科技馆考察座谈,邀请安徽省科技志愿服务专家团成员合肥大学教授徐立祥、宿州学院教授欧阳文竹、宿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李红、安徽省航天科普协会副会长张禾等专家开展专题讲座5场次,共涉及5所城乡学校,总时长达10小时以上,受益学生超过万人。
科技点亮未来走进砀山成功举办。县科协联合省、市科协成功举办科技点亮未来走进砀山活动,共5600余人次参与活动,实现三级科普资源共享,通过科学家精神展、军事科普展、科幻作品展、无人机编队表演、机器人表演等活动,让青少年“零距离”学习科学家精神,感受科技魅力,探究科学奥秘,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这一年,持续加强自身系统深化改革,科协事业基础更加坚实。
砀山县科协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逐步探索深化科协改革工作,深化改革赋能,推动科普工作迈向新高度。
创新发展,谋划科普研学新路径。砀山县科协全面评估县内科普基地与企业科协,精心打造“走进世界梨都,领略酥梨文化,学习现代农业科技理论与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努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为主题的“百里黄河故道、万里飘香果海”科普研学路线,该路线现已纳入全市科普研学体系,为青少年科普教育开辟新通道。
互助共建,探索科协发展新模式。砀山县科协与广德市科协开展结对共建,高频次互动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索科普工作的新模式、新方法,实现资源共享,共同为科协事业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强化组织,优化基层科协新架构。县科协加强与基层科协的沟通联系工作,着力强化镇(园区)、企业、学校、学会等科协组织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级科协组织作用,推进科普工作顺利开展。
回首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百倍。站在新的起点上,砀山县科协将一如既往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全县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助力科技强县、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努力担当作为,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砀山贡献科技力量。 (全媒体记者 朱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