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引领电子科技 共建数字化安徽
文章字数:2812


安徽省电子学会,自1980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引领电子科技,共筑数字强省”的初心使命,致力于推动安徽电子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产业研究及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四十余载的辛勤探索,见证了学会从稚嫩走向成熟,彰显了其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影响力。
截至目前,学会现拥有会员2539名,是省内影响较大的学术性社团组织。这些会员和专家来自电子科技行业的各个角落,他们凭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在历届理事会领导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电子学会日益壮大,成为业界内外广受赞誉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组织。
构建创新载体
增进学术互动
“创新,作为改革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正引领着时代的步伐,而协同合作、共赢共享的理念,则成为未来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安徽省电子学会在安徽省科协的坚强领导下,以及中国电子学会的悉心指导下,充分发挥其作为行业智囊团的关键作用,致力于搭建一个独具特色、高效互动的创新平台,旨在推动电子科技领域的持续繁荣与发展。”安徽省电子学会理事长吴先良强调。
近年来,安徽省电子学会始终站在电子科技领域的前沿,扮演着引领者和推动者的角色。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一系列技术研讨会、创新大赛和专题论坛,学会为政府决策层、学术界精英和企业界代表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与合作舞台。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电子科技知识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交流,更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2024年初,一场汇聚电子科技领域智慧与力量的盛会——2024年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大会暨安徽省电子学会第八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合肥市安徽高速开元大酒店隆重召开。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政府、学术界、企业界的近200名领导、专家、教授、产业代表及会员代表和行业媒体人士,他们共聚一堂,围绕电子信息科技的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产业应用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探讨,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年7月,全国电磁散射与逆散射学术交流会在宁夏银川成功举办,安徽省电子学会作为承办单位之一,为会议的顺利召开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此次会议设置了主论坛和六场专题分论坛,涵盖了电磁计算方法、目标电磁散射特性与识别、电波传播与天线等多个前沿领域。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师生们带来了106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学术与智慧的盛宴,极大地推动了电磁散射与逆散射领域的研究进展。
此外,安徽省电子学会还积极举办聚焦青年学者交流与合作的论坛以及电子智能制造专委会年度交流大会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加强了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青年学者间的交流与合作,还深入探讨了EV汽车电子、智能家电、新能源等热门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市场趋势,受到了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赞誉。
承接政府职能
彰显学会担当
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推动电子信息科技奖评选工作中,学会取得了显著成果,彰显了专业严谨的态度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深入理解和积极践行《安徽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安徽科协所属学会有序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作为首批试点项目,学会被赋予推动“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奖”评选的重要使命,这既是对其专业能力的认可,也是对其社会责任的期待。
为确保评选公正公平高效,学会秘书处周密筹备,严格按照《安徽省电子学会科技奖管理办法(暂行)》执行,注重评选流程规范。2024年8月23日,学会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初评,专家随机抽取自安徽省科技奖评审专家库,确保评审客观独立。专家遵循回避制度,秉持严谨态度,深入考察评估每个参评项目。
经过严格筛选与评审,5个项目脱颖而出入围初评,这些项目均在技术创新和应用上均取得显著成果。最终,专家委员会综合考量创新性、实用性及社会贡献度,评选出3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有力推动了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领域创新发展。
此外,学会积极响应《关于2024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工作的通知》,展现专业性与责任感。在推荐过程中,学会严格遵循《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成功上报4项优秀成果参评,展示了安徽省电子信息科技领域的创新实力,为全国电子信息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学会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评价和服务企业等各项工作。在科技成果评价方面,学会秉承“四服务”宗旨,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间,为包括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苏州大学、安徽大学等24家单位开展28项科技学术成果评价工作。在服务企业方面,学会自2022年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功率半导体芯片器件设计与研发等工作,为企业定制培训内容和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整个项目进行过程中,学会共开展专家市县(园区)行活动15次。
组建服务团队
助力科技创新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并重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安徽省电子学会成功申报省科协“科创安徽”项目,成立了电子科技服务团并组建专家团,旨在推进科学传播,普及科学理念,促进校企合作,服务经济发展。该专家团以两大服务站为基地,大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各类科技论坛和活动,搭建零碳科技创新模式,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服务团以安徽省电子学会皖西南服务站(太湖)和祁门服务站为基地,大力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两大服务站围绕新兴产业和地方特色产业,征集企业技术需求,线上线下服务企业,达成多项非正式技术顾问咨询合作,在功能膜新材料、电子信息、MINILED显示模组等多个领域提供了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其中,太湖服务站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助力赛迈特光电股份成功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引入外籍专家现场指导,推动凯盛石英拓展高纯石英研发及应用;与合肥通用院建立合作,指导绿动能源开展70MPa碳纤维缠绕瓶研发生产;帮助中磁高科开展科技创新,推动新能源汽车电机研发项目;助力宏泰钢结构推进装配式建筑实验室建设及智能3D打印技术研发。
此外,太湖服务站积极参与长三角院士论坛,与太湖县政府签约,受到省市科协关注。服务站还举办线上视频会议,邀请国内外专家参与,指导安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搭建零碳科技创新模式,线上指导太湖科技馆和新材料产业低碳规划,受到多个省级协会关注。
祁门服务站也积极对接企业,推进学会帮扶企业工作。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征集技术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如推进祁门县ZPY芯片环保型腐蚀屏蔽保护等2项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效果明显。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整合服务能力,为企业技术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安徽省电子学会将继续坚守初心,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服务水平。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拓创新,为建设数字安徽、智慧安徽,建设创新型省份贡献更大力量。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