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措施
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溉中心北昌管理站 郭阳
文章字数:2688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意义,接着分析了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措施
  引言:农田水利工程以农田灌溉为中心,要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重视改善农田水利的灌溉品质。此外,利用现代技术和先进的装备,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调节灌水量,保证作物的水资源供应,会使作物迅速成长,提高产量和品质。与此同时,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力成本,节约人力资源。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意义分析
  1.1保护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要实现农业的迅速、平稳发展,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以往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中普遍采取了大规模漫灌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是一种简单的农业灌溉技术,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但是它很可能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严重的水短缺,严重影响了乡村的生态。为了降低漫灌模式对农业生产的负面作用,逐步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推广到各个领域,以利于农业生产,保护农村区域的生态环境。
  1.2有效节约水源。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用水的需求量很大,而农田水利灌溉是影响农业生产和收成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前水资源短缺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利用水资源,促进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已是各有关部门所要思考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也逐步走上了人们的视线。在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中利用先进的技术,通过创新的灌溉方式来降低农田的用水量,既能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又能节省水源,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1.3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由于我国的水资源不平衡,许多地方的水资源比较短缺,经常会出现水旱灾害,所以,要大力发展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合理调度,根据实际的地质条件和耕作条件,对耕地进行科学的分析,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节水灌溉,可以显著地提高粮食的收成,从而使农业的生产率得到显著的提高,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对农民脱贫致富、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分析
  2.1构建管理机制。首先,要对我国农业灌溉现状进行深入地认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并健全农业灌溉管理体系,以确保农业灌溉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大调查力度,根据农户的用水状况和农田灌溉的要求,制订出合理的农业灌溉规划和方案,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并对农业灌溉行为进行正确的指导,降低因人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水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最后,要根据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情况,确保用水指标及价格的合理有效,从根本上减少农户的用水费用,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另外,要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管理的合理化、科学性,还必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在执行中有科学的基础,并积极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从而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2采用科学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要想提高农业灌溉的管理效能,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率,就必须根据市场的发展,采取一种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方式,以确保灌溉管理的有条不紊。在此基础上,要根据地区特点,采取相应的农业灌溉方式,对最适合的农田水利灌溉方法进行计划和选取,以提升其总体的灌溉效益,从而推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逐步推进的方法,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对农田水利灌溉的管理进行持续的优化,增强农田水利灌溉的水资源利用计划的可操作性。另外,要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法规和相应的政策方案,对已有的资源进行优化,建立一个有效的、健全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模式,并随着市场的变化,更新其管理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2.3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对象,只有持续强化相关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提升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才可以有效地促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所以,有关部门要强化员工的管理,提高员工对实际施工的认识,提高员工对水利工程的认识,才能在以后的施工中进行基础操作。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对管理人员对机器设备的实际运用,保证他们可以及时地找到机器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汇报给有关部门,从而获得更好地维护方法,从而让农田水利工程设备可以顺利地投入工作中去。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任务比较大的时候,也要适当动员村民参与建设,并主动对设备进行维护,从而加速维修,确保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2.4加强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维修管理。要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同时要加大对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让他们明白维护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意义,不能因为一己之私,而随意毁坏灌溉设施;要加强农业灌溉设施的优化管理,要根据具体条件,做好项目的登记,绘制项目的分布地图,实行分类管理。对重要的项目,要有专人负责。为确保农业灌溉项目的安全、可靠、高效地运行,应制定相应的长效管理机制。要对农田水利灌溉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修,及时发现工程隐患,并对其进行维修和更换,避免带病使用,降低维修费用。通过对项目的全面管理,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得到了规范,从而为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与有序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5积极应用信息技术。当下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早已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信息技术与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趋势进行预测,而后以此为参考,对水利灌溉进行宏观调控,可以有效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提高灌溉效果。此外,还可以适应相应技术来对当地环境气候进行预测,在预测到将有降雨的时候,可以暂停灌溉,如预测到未来有长时间的干旱时,可以根据土壤情况来酌情灌溉,既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能够提高灌溉工作的合理性。同时,在灌溉过程中,还可以实现对灌溉时间等的实时监控,避免过度灌溉或是灌溉不足对农作物生长产生影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使得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得到一定提升,进而带动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传统的农田水利项目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的农业发展需要。农田水利建设要采取更高的标准,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的质量,以达到节约能源、促进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扎依尔比克·买买提.农家参谋,2021
  [2]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杨兵来.南方农业,2021
  [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有效措施探讨.李生淑.新农业,2021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