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高标农田筑牢农业“耕”基
文章字数:573
  12月19日,记者来到六安市叶集区孙岗乡高庄村。虽已是寒冬,这里依然一片繁忙,零零散散的小田块正在被整理成平整的大田,新修建的田垄、沟渠正在抓紧加固。
  “咱们村今年一共有9000多亩农田进行了高标准建设,预计年底前全部完工。加上去年年底完成高标准建设的2000亩农田,全村11000亩农田将全部完成高标准改造,成为名副其实的良田。”高庄村党支部书记闻庆国兴奋地说。
  高庄村是典型农业村,水稻、小麦、油菜是当地最主要的作物。“沣西干渠、泉河、胜天支渠都从咱们村经过,水资源非常丰富。但过去因为小田、碎田多,田间道路、渠道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收益不高,大量的土地没有流转出去,不能充分发挥经济效益。”闻庆国告诉记者,现在高标准农田改造尚未结束,已有不少大户向他打听,明年想增加流转面积,规模化发展农业。
  “我在这边承包土地已经有10多年了,流转了700多亩土地。过去这边农田基础设施比较差,很难发展机械化种植。”种粮大户陈相付告诉记者,通过高标准改造,他家的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对高标准农田的需求,叶集区今年组织了一批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村民代表深度参与高标准农田的设计和建设。
  “路怎么修、田怎么摆、沟怎么挖,咱们提了不少建议呢!施工时,咱们每天都去现场监督。农田修好了,对种地有大帮助,咱们多上点心,也是应该的。”高庄村下畈组村民组长胡江发说。(安徽日报记者袁野)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