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乘风破浪立潮头 发挥余热担使命
文章字数:3481
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安徽省老科协2024年学科论坛暨决策咨询特色学会总结表彰会议。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恢宏篇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中,谱写出一曲曲直抵人心的动人乐章。作为我省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省老科协”)不忘初心使命,在奋进新征程中精心笃志、潜心钻研,发挥余热,诠释老科技工作者的风骨,积极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会员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助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安徽“七个强省”建设贡献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智库优势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得以涵育发展、发扬光大。这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为了在全社会汇聚起正能量、振奋起精气神,助力科学的种子撒向江淮大地,省老科协近几年积极发挥智库优势,努力做好决策咨询,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在省科协组织实施的特色省级学会(2021.5—2024.7)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4月,省科协下发《关于公布特色省级学会认定名单的通知》,认定16家学会为第一批特色省级学会,省老科协被列为决策咨询特色省级学会。为此,省老科协于2021年6月成立决策咨询专家组。2021年7月以来,省老科协组织老科技专家共撰写了40篇决策咨询建议,提交的《关于以新飞地经济推进安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关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抢占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机的思考》等26篇决策咨询报告被省科协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其中,《关于坚决守住安徽耕地“红线”的几点建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我省共同富裕的思考与建议》等12篇建议获得省级领导批示,较好发挥了资政建言献策的作用;另外还在《今日科苑》等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打造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策略与建议》《安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产业集群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等6篇有一定深度的智库研究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省老科协的决策咨询工作得到省领导和省科协的充分肯定。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韩军在省科协十届六次全委会议上专门提到省老科协形成的8份决策咨询报告,4篇获省领导批示。在省科协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特色省级学会建设项目评估中,省老科协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单位。今年6月,省老科协的决策咨询工作荣获中国老科协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个人项)。三年来,通过实施特色省级学会建设项目,省老科协的思想、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决策咨询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决策咨询已经成为省老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科协工作重要指示的主要领域和品牌特色,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此外,秉承着积极进取、开拓向前的服务理念,省老科协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科学论坛,五届理事会以来,已举办了6次科学论坛。每年的科学论坛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中心确定一个主题和若干个分论题。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和分论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安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充分展示了老科技工作者科学理论方面的前瞻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力。上述决策咨询研究和科学论坛交流论文均编辑成《成果选编》和《论文汇编》,作为省老科协会刊增刊报送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考。
爱国情重矢志奉献
开展科技咨询助力乡村振兴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奉献是科学家的宝贵品质。爱国奉献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文字和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和融入血脉中的担当。近年来,全省老科技工作者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中,谱写出一曲曲直抵人心的动人乐章。安庆、黄山、宣城、铜陵等市老科协组织专家深入农业科技公司、家庭农场考察,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省老科协农科分会和肥东县老科协到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对未来黄金梨果园发展给出了创新果园管理、提升果园档次等建议。省老科协“三农”与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分别到长丰、石台、舒城、颍上、宿松、太湖、肥东县中国好粮油联合体(盼盼农场)、安徽瑞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25次,及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2023年9月,合肥市老科协专门举办了“乡村振兴”论坛。
省老科协的广大会员不辞辛劳,怀着满腔热情下到基层服务农户,为我省“三农”工作贡献力量。省农科院著名稻虾养殖老专家丁凤琴研究员多次赴来安、长丰、肥东县举办稻虾共养技术培训班,还带领残疾人专程去芜湖学习青虾和龙虾养殖技术。安徽农业大学分会组织食用菌老专家赴长丰、金寨、定远、肥东、肥西县进行技术讲座和科技服务,组织茶学老专家远赴贵州、陕西、山西等地进行茶树种质资源调查、古茶树保护、茶业生产讲座等活动。全椒县老科协在石沛镇举办“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培训班”。当涂县老科协为刚刚脱贫的残疾人和养殖大户举办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合肥市老科协为肉羊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共培训1000多人次,还为安徽和其他省组织新型农民技术培训8场次,学员1000余人次。
除了助力农业发展,省老科协也不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精准科普,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2022年,经各市老科协、省老科协各分会推荐,省老科协向中国老科协推荐30名老专家为中国老年科技大学示范师资库暨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2022年11月,由中国老科协主办,安徽省老科协承办的2022年科普大讲堂在安徽健乐老年大学举办。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疾控中心等老专家以线上直播形式,共计举办16场科普报告会。观看总人数突破5000人,受众面积达2万人次。
建设会员之家
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组织和智力优势,才能更好地开创老科协工作新局面。多年来,省老科协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搭建起老科协上下联动的交流平台。省老科协党委负责同志率领秘书处的同志深入安庆、黄山、铜陵、马鞍山、宣城、滁州、蚌埠等市和桐城、凤阳、来安、祁门、和县、全椒、庐江等县及铜陵市义安区、黄山市黄山区等地调研,了解基层老科协工作情况,征求各地老科协的意见和建议,听取老科技工作者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老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新进展。2021年,省老科协安徽农业大学分会正式成立,标志安徽三个涉农单位(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老科协组织实现了全覆盖。2023年6月,枞阳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目前,阜阳市老科协、淮南市大通区老科协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同时,为提高老科协事业的社会认知度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省老科协通过三个微信工作群和老科协简讯、《安徽老科协》期刊,加大对内交流和对外宣传力度。2017年以来,经省老科协评选推荐、上报中国老科协批准,我省共表彰中国老科协奖获得者34名,其中突出贡献奖获得者4名、中国老科协30周年先进个人1名。安徽省老科协、巢湖市老科协、来安县老科协、省老科协农科分会、铜陵市老科协荣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奖。中铁四局老科协荣获2023年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奖。2019年,省老科协表彰了第一届最美老科技工作者10名;第三届老科协先进集体36个、优秀老科技工作者153名、老科协先进工作者39名。今年,我省黄山市老科协、庐江县老科协和3名个人又荣获中国老科协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多年来,全省各级老科协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新征程”主题活动,倡导尊老敬老、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展现老科技工作者对党忠诚、爱党爱国、老有所为、积极作为的高尚情怀。
老有所为启新程,积极作为谱华章。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敬业”长在骨头里,“奉献”埋藏在血液里。正是因为他们“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情怀,才使得省老科协组织更好地肩负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今年11月30日,省老科协又隆重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7年所取得的成果。接下来,省老科协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四服务”,积极践行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力争创建一流协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安徽省老科协2024年学科论坛暨决策咨询特色学会总结表彰会议。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天眼”问天到万米深潜……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不断书写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恢宏篇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中,谱写出一曲曲直抵人心的动人乐章。作为我省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省老科协”)不忘初心使命,在奋进新征程中精心笃志、潜心钻研,发挥余热,诠释老科技工作者的风骨,积极团结带领全省广大会员在决策咨询、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推动科技为民服务等方面积极作为,助力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安徽“七个强省”建设贡献老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
发挥智库优势
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得以涵育发展、发扬光大。这一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观照,是大德、公德、品德在科技界的生动写照。为了在全社会汇聚起正能量、振奋起精气神,助力科学的种子撒向江淮大地,省老科协近几年积极发挥智库优势,努力做好决策咨询,服务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在省科协组织实施的特色省级学会(2021.5—2024.7)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2021年4月,省科协下发《关于公布特色省级学会认定名单的通知》,认定16家学会为第一批特色省级学会,省老科协被列为决策咨询特色省级学会。为此,省老科协于2021年6月成立决策咨询专家组。2021年7月以来,省老科协组织老科技专家共撰写了40篇决策咨询建议,提交的《关于以新飞地经济推进安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关于加快“数字江淮”建设、抢占安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先机的思考》等26篇决策咨询报告被省科协以《安徽省科技工作者建议》上报,其中,《关于坚决守住安徽耕地“红线”的几点建议》《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我省共同富裕的思考与建议》等12篇建议获得省级领导批示,较好发挥了资政建言献策的作用;另外还在《今日科苑》等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打造安徽科技创新策源地的策略与建议》《安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光伏产业集群的优势、问题与对策》等6篇有一定深度的智库研究论文,在学术界产生了积极影响。
省老科协的决策咨询工作得到省领导和省科协的充分肯定。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韩军在省科协十届六次全委会议上专门提到省老科协形成的8份决策咨询报告,4篇获省领导批示。在省科协2021—2022年度、2022—2023年度特色省级学会建设项目评估中,省老科协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单位。今年6月,省老科协的决策咨询工作荣获中国老科协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个人项)。三年来,通过实施特色省级学会建设项目,省老科协的思想、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决策咨询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决策咨询已经成为省老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科协工作重要指示的主要领域和品牌特色,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
此外,秉承着积极进取、开拓向前的服务理念,省老科协每年举办一次大型科学论坛,五届理事会以来,已举办了6次科学论坛。每年的科学论坛围绕全省经济工作中心确定一个主题和若干个分论题。广大老科技工作者围绕论坛主题和分论题,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为安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行有益的探讨,充分展示了老科技工作者科学理论方面的前瞻性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影响力。上述决策咨询研究和科学论坛交流论文均编辑成《成果选编》和《论文汇编》,作为省老科协会刊增刊报送省委、省政府等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考。
爱国情重矢志奉献
开展科技咨询助力乡村振兴
爱国是科学家精神之魂,奉献是科学家的宝贵品质。爱国奉献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文字和空洞的口号,而是刻在骨子里的信仰和融入血脉中的担当。近年来,全省老科技工作者把深厚的爱国情怀融入科技兴国的理想信念中,谱写出一曲曲直抵人心的动人乐章。安庆、黄山、宣城、铜陵等市老科协组织专家深入农业科技公司、家庭农场考察,积极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省老科协农科分会和肥东县老科协到滁州市南谯区大柳镇专业合作社开展调研,对未来黄金梨果园发展给出了创新果园管理、提升果园档次等建议。省老科协“三农”与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分别到长丰、石台、舒城、颍上、宿松、太湖、肥东县中国好粮油联合体(盼盼农场)、安徽瑞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开展调研和技术指导25次,及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2023年9月,合肥市老科协专门举办了“乡村振兴”论坛。
省老科协的广大会员不辞辛劳,怀着满腔热情下到基层服务农户,为我省“三农”工作贡献力量。省农科院著名稻虾养殖老专家丁凤琴研究员多次赴来安、长丰、肥东县举办稻虾共养技术培训班,还带领残疾人专程去芜湖学习青虾和龙虾养殖技术。安徽农业大学分会组织食用菌老专家赴长丰、金寨、定远、肥东、肥西县进行技术讲座和科技服务,组织茶学老专家远赴贵州、陕西、山西等地进行茶树种质资源调查、古茶树保护、茶业生产讲座等活动。全椒县老科协在石沛镇举办“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培训班”。当涂县老科协为刚刚脱贫的残疾人和养殖大户举办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合肥市老科协为肉羊养殖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共培训1000多人次,还为安徽和其他省组织新型农民技术培训8场次,学员1000余人次。
除了助力农业发展,省老科协也不忘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发挥专业特长,积极开展精准科普,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2022年,经各市老科协、省老科协各分会推荐,省老科协向中国老科协推荐30名老专家为中国老年科技大学示范师资库暨中国老科协科学报告团成员。2022年11月,由中国老科协主办,安徽省老科协承办的2022年科普大讲堂在安徽健乐老年大学举办。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农科院、安徽省疾控中心等老专家以线上直播形式,共计举办16场科普报告会。观看总人数突破5000人,受众面积达2万人次。
建设会员之家
竭诚为老科技工作者服务
只有充分发挥组织和智力优势,才能更好地开创老科协工作新局面。多年来,省老科协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老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搭建起老科协上下联动的交流平台。省老科协党委负责同志率领秘书处的同志深入安庆、黄山、铜陵、马鞍山、宣城、滁州、蚌埠等市和桐城、凤阳、来安、祁门、和县、全椒、庐江等县及铜陵市义安区、黄山市黄山区等地调研,了解基层老科协工作情况,征求各地老科协的意见和建议,听取老科技工作者的诉求。
近年来,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老科协组织建设取得了新进展。2021年,省老科协安徽农业大学分会正式成立,标志安徽三个涉农单位(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老科协组织实现了全覆盖。2023年6月,枞阳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目前,阜阳市老科协、淮南市大通区老科协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同时,为提高老科协事业的社会认知度和老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省老科协通过三个微信工作群和老科协简讯、《安徽老科协》期刊,加大对内交流和对外宣传力度。2017年以来,经省老科协评选推荐、上报中国老科协批准,我省共表彰中国老科协奖获得者34名,其中突出贡献奖获得者4名、中国老科协30周年先进个人1名。安徽省老科协、巢湖市老科协、来安县老科协、省老科协农科分会、铜陵市老科协荣获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奖。中铁四局老科协荣获2023年中国老科协先进集体奖。2019年,省老科协表彰了第一届最美老科技工作者10名;第三届老科协先进集体36个、优秀老科技工作者153名、老科协先进工作者39名。今年,我省黄山市老科协、庐江县老科协和3名个人又荣获中国老科协2024年度科学技术奖。多年来,全省各级老科协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和“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新征程”主题活动,倡导尊老敬老、热爱科学的社会风尚,展现老科技工作者对党忠诚、爱党爱国、老有所为、积极作为的高尚情怀。
老有所为启新程,积极作为谱华章。作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敬业”长在骨头里,“奉献”埋藏在血液里。正是因为他们“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情怀,才使得省老科协组织更好地肩负新时代的使命和担当。今年11月30日,省老科协又隆重召开了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过去7年所取得的成果。接下来,省老科协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四服务”,积极践行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工作品牌,力争创建一流协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