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三维审视
彭佳佳
文章字数:5197
  摘要: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代党引导动员人民群众贡献智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奋斗目标的生动实践。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发挥农村内生力量的作用,也需要青年人才添砖加瓦,然当前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仍存在主动性欠缺、长效帮扶难、相应保障不足等问题,为推进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积极破解好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重难点问题。
  关键词: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大学生
  一、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
  实现乡村振兴是推进我国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而言,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也为化解乡村治理难题,推动乡村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一)为乡村振兴培育青年人才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乡村振兴培育了青年人才,为青年成长成才搭台赋能。第一,有助于高校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素养。高校青年只有投身实践才能更好地厘清理想与现实、感性与理性等基础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在志愿服务中增长社会知识,提升思想政治认识,筑牢理想信念。第二,有助于高校青年增强责任意识,培养高尚道德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特别是大学生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1]。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不仅可以锻炼自身才干也有利于增强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在实践中培育艰苦奋斗精神,完成人格的塑造。第三,有助于高校青年滋育初心使命,规范个体道德行为。高校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用实践尺度不断深化对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对初心使命的认识,激发内省意识,培养道德自信,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道德行为。
  (二)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坚强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2],高校鼓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提供了坚强保障,也铺就了社会实践育人的“高速路”。第一,有利于推进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乡村振兴实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转化提供了基本场域和实践舞台,为“大思政课”提供了生动的教科书,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践性与时代感,吸引力和时效性。第二,有利于传统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堂,厚植思政教育理论根基。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中将传统知识与现代技术和观念相结合,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念,传承并弘扬先进文化。第三,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有助于促进思想道德和心理素养的提升,在志愿服务参与及实践中培育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并将这种精神进行内化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
  (三)为乡村文化繁荣汇聚创新活力
  青年人才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3],积极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生机。第一,传民意、解新政,助力乡村治理疏通经脉。高校志愿者作为连接政府民众间的纽带,在深入乡村了解群众的切实需求的同时也担当了政策传递者的角色,有效促进了政策信息的透明流通,化解了社区内部的矛盾与冲突,增强了居民对政府决策的认同感和支持度,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与民主化进程。第二,传技能、整资源,赋能产业振兴农业兴旺。新时代大学生作为高水平人才,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乡村振兴农业兴旺的关键力量。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向村民传授现代农业技能和管理知识,宣讲国家农业支持政策,助力文旅和乡村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第三,引新风、育队风,助推乡风队魂向善向美。乡村振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志愿服务不仅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志愿者通过推广道德伦理、传统文化和公民美德,引导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推动了社会风气的正向转变和社会文化的提升。
  二、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大学生道德思维存在失范问题
  道德思维失范是人们心中价值系统失去真理性和违背合理性的属性集合,大学生的道德失范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显著的体现,这些道德失范的现象散布在校园中给志愿服务提出新的挑战。
  其一,道德本体思维失范。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人群不断扩大,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部分大学生逐渐以自我为中心,极端利己主义频频抬头[4]。具体表现为道德认知的混淆或缺、道德行为的不一致与道德责任感的缺失。其二,道德知识判断失范。出现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的分离问题,知而不行、知错而行;学习和生活的分离,道德学习中表现出极高的道德追求,生活中重视物质利益和享受,务受不了艰苦条件。理想信念和短期目标的分离,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却在短期目标上重视现实效益的追求。其三,道德价值思维失范。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与其自身道德价值的错误也有着直接联系。价值观念混淆导致在面对复杂的道德问题时,难以明确和准确地分辨出不同价值的重要性和优先级,应对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难以把握,面对道德决策时,对公共利益或者道德准则产生忽视或者偏离等。
  (二)志愿服务内外部环境有待加强
  第一,高校、团组织宣传工作不到位。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宣传渠道有限,无法覆盖更广泛的人群,社会辐射价值低。部分高校组织只关注活动实施过程,忽视了对服务效果的评估、经验的总结以及成果转换推广。第二,社会上对大学生志愿者的认同感低。志愿服务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的特征,短期内效果不明显。部分部门单位追求切实利益与长远效益,排斥形式主义的志愿服务,或是趋于流程化、形式化,这种社会的低认同感严重打击了大学志愿者的积极性。第三,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数字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5],数字化建设释放出强大动能,驱动着智慧农业飞速发展,打通志愿服务工作中的堵点、痛点、难点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数字技术与志愿服务融合仍需加强,互联网情境中用户行为和期望、环境、价值等方面的不稳定,志愿学生技术水平的有限性和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分布并不均匀等问题也向志愿者提出了更高挑战。
  (三)机制存在引领力不足现象,长效帮扶难
  第一,保障机制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保障难以为继。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然当前阶段关于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健全,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规律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重视不足的问题,导致志愿团队筹措资金困难,限制了志愿者组织的长效发展。第二,监督机制欠缺:管理人员“务虚”“唯指标化”“唯过程化”盛行。监督机制架构的不甚完善,职、权、责不清,致使服务过程“唯指标化”、“唯过程化”等现象相互交织,活动目标和实际需求脱节,不仅造成组织内部的资源浪费、决策效率低下,还对削弱了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制约机制不强:组织流程有失规范化,服务效能日趋弱化。当前部分高校志愿者组织模式表现出较强的行政化特点,各方沟通不到位,权责不明,实际管理中,出现志愿者假报时长情况未有明确的制约机制,导致服务质量不稳定,长效帮扶难。第四,激励机制不够: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志愿服务参与度低。部分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志愿者精神上的嘉奖和适度的物质奖励,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志愿者“创先争优”的积极性。[6]
  三、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整体布局,完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意见》中指出,要健全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发挥志愿服务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形成党委社会工作部门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履职履责、联动高效的工作格局。加强科学的“领导决策”,坚持党建引领,构建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严格“领导工作实施”,各级党委在工作过程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考察志愿服务的计划、组织、协调和实施情况,依法依章开展活动履行好引领、联合、服务、促进职责;优化改进领导方法,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以便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决策计划、组织实施各项工作。
  (二)加强全面协调,搭建“校政村”联动长效机制
  各高校学院应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出发,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大对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结合村情,为乡村发展建设出谋划策;院校应以长线式实践教学为抓手,加强校村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立足于各学院所处的区位优势,成立“乡村振兴研究所”,打造“校政村”合作样板,大力开展社会调查和有针对性的研学活动,挖掘乡村多元价值与效益,促进地方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效能;政府也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和改革创新,鼓励乡村振兴方面相关领导来校开展讲座,加深学校与地方政府深度融合,以强农兴农为己任,通过党建联盟实现共建、共享、共融,搭建“政府+”合作交流平台,健全校地共建合作机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加强统筹兼顾,营造青年“想参与”的内外部环境
  志愿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积极引领作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育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体系,勇担当、敢作为的责任意识;发扬高校青年善作为、谋作为的主动精神,筑牢高校青年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厚植志愿文化基础,树立正确的志愿服务观念,引导大学生自觉自愿地为社会服务。“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7]高校及社会也应积极营造和谐向上的志愿文化氛围来维护思政教育的成果,抵制道德思维失范的不利影响,讲好志愿服务故事,宣传先进典型,并做好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工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以此增强大学生志愿文化自觉。
  (四)加强顶层设计,巩固志愿服务各层级激励保障机制
  为更好整合人才资源,提升志愿服务吸引力,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合理的激励机制必不可少。各级政府及高校要完善并落实高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激励制度,政府应制定相关奖励政策,在公务员考录、企事业单位招聘时注重了解志愿服务情况;鼓励企业和其他组织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录良好志愿服务记录的志愿者;建立健全志愿服务表彰体系,对返乡入乡就业创业的高校大学生给予更多补贴政策,从而提升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意愿,并为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创造条件;高校应加大对在乡村振兴志愿服务过程中先进典型学生的奖励,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适当。党和共青团的各级组织对于优秀的志愿服务者在发展党员、团员评先评优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推荐,并做好典型宣传,激励更多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五)加强战略保障,健全常态化评价反馈与改进机制
  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确保工作成效质量,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应建立有效的评价反馈机制。注重完善多方主体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评价反馈,坚持实践导向,突出问题导向,创新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评估机制和评估方法,全面客观地评价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质量,注重评价反馈的客观性、全面性、科学性、动态性和有效性,通过科学的设置评价反馈来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此外,良好的反馈结果离不开畅通高效的反馈渠道。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评价的反馈渠道,应该是一个全覆盖、无缝隙、不间断的反馈体系,高校应充分开展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渠道,及时收集各主体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和记忆中的故园。乡村振兴并非一人之力,各方组织力量应进一步厘清问题所在,为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EB/OL].(2021-04-19)[2024-11-19].https://www.gov.cn/xinwen/2021-04/19/content_5600661.htm.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8,(6):6-9.
  [3]王洪元.小我融入大我铸魂时代新人[J].中国高等教育,2023,(17):23-26.
  [4]张赛玉.大学生道德失范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0):166-168.
  [5]蒋雪婕,吕莉.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N].《人民日报》,2024-03-07(003).
  [6]王梦科.大学生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的三维审思[J].黑龙江粮食,2022,(6):117-119.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