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
文章字数:5304
摘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回顾历史,我们见证各民族在长期交流融合中铸就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基础。面对外来侵略,各民族团结一心,展现了共同体意识的伟大力量。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对于凝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共同应对风险挑战,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促进民族间交流理解、消除隔阂偏见、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2014年的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应“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7年,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2年,党的二十大继续重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3]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与顶层规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实现的当下,已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历史意义
情感是主客体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石。在当今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且重大的现实意义。此理念不仅涉及维系社会和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更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的坚实保障。本文依托历史视角,通过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为共同体各成员主体提供深刻的意识触动,从而激发中华民族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与亲近感。
(一)中国古代各民族共融共生的情感积淀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的先河,到汉武帝开疆拓土,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从隋唐盛世的繁荣开放,到元明清三朝的辽阔疆域,历代王朝致力于多民族统一。儒家经典《礼记》提出“天下一家”概念,孔颖达疏曰:“此孔子说圣人所能以天下和合共为一家,能以中国共为一人者,问其所能致之意”。[4]从正史记载来看,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传记形式记录了匈奴、大宛、西南夷等边疆民族的专史,并为后世正史积极传承效仿。这种包容并蓄的共融共生,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简单物物交换,到商贾互市,再到经济的全面融合,秦朝对度、量、衡的统一,以及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统一文字,提倡“以吏为师”是促进民族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汉唐盛世,将融合精神推向了极致。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使得中原儒家的治国理念西传,西域的乐器如笛、箫、琵琶等也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分裂阶段,亦是一个民族大规模迁徙、民族深度融合的时期。此后的隋朝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提出“混一戎夏”思想,到唐朝逐步形成“天下一家”“华夷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宋元明清各朝代,虽然在疆域和民族政策上各有侧重,但总体上仍延续了统一与融合的传统。宋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羁縻制度,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了对外贸易。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推行“汉法并用”的政策,以防“乱亡相继”,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5]明朝秉持“教化大行”,才是“安边之道”的观念[6],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南北方不同实际出发,分别施行土司制和羁縻卫所制。在清代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和民族政策,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坚持“因俗而治”的原则。
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这种统一与融合的传统,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进行广泛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从分散的“满天星斗”汇聚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进而共同谱写了心声一致、命运与共的历史篇章。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风雨中始终屹立不倒,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近代各民族共御外辱的情感联结
中华民族在无尽的苦难与压迫之下,从未有过丝毫的屈服与退缩。英勇的革命先驱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统一,倾尽心力,奉献了无尽的热血与生命,使得中华民族完成了从自在生存到自觉奋斗的华丽蜕变。
1840年,英国组成“东方远征军”,发动鸦片战争。土家族军官与其子死守沙角,最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7]石门之战中四川藏、羌、苗族官兵奋力杀寇,斩杀“夷目”“夷匪”(英军官兵)“内外乡民”“共为心快”。[8]这些历史事件,生动描绘了各民族人民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抵御外侮。朝鲜族共产党员许亨植指挥小部队坚持抗日活动,建立密营和秘密群众组织。[9]冀中回民支队和渤海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转战于冀中平原、冀鲁边区和冀鲁豫地区,成为了回族人民武装抗日的一面光辉旗帜。爱国的少数民族除征战沙场外,还组织民众建立爱国团体,如“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等。在文化战线上,各民族的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回族围绕抗战宣传,积极发布如《醒民》《回教大众》等报刊,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强调“中华民族已到了呼吸存亡的时候”“我们要不愧对每一个教胞,和每一个教外同胞”,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外敌。
各族人民以舍生忘死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英雄的事迹,成为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致力于国家的富强繁荣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三)现代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情感依托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民族理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演进,促使党的民族工作平稳向前迈进。1992年召开了首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了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来命名的方式,具有开创性意义,江泽民在会上肯定了以往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强调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在于坚持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政策。[10]工作会议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获得新机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得到创新并推广,民族区域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实施。第二次民族工作会议上,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政策。[11]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点聚焦于如何加速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启动对口支援工作,将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结对帮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工作开花结果,为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信念,[12]走访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探寻贫困根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召开第四次、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先进理论指导高效实践,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活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机制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突出成效。
中华民族共同历经的苦难与荣耀,共同铸就的奋斗历史,以及对于共创美好未来的深切期盼,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分裂势力的思想渗透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扰,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信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阐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关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能够强化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情谊,进一步呵护我国未来建设者的精神领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事业起到重大作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和传承,有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程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课程质量越高,学生意识越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通过教育引导,我们能够使青年一代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通过教育引导、文化交流、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强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通过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民族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在当今社会之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社会的构建,非但倚重经济之稳健增长与科技之持续飞跃,更需各民族间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之坚实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为这一宏伟愿景中不可或缺之要素。它犹如坚固纽带,将五十六个民族紧密相连,确保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众志成城,共同抵御风雨,为和谐社会注入勃勃生机与不竭动力。
三、深度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教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入手,深化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推动各民族共享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增强思想行为自觉性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确保每位中国人都能够深刻理解并认同我们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手段,促使每个人都能深刻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全面融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各个层级。同时,还需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有效地传达这一核心思想。
(二)守护并延续各民族的文化精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和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支持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如网络、电视、电影等,让各民族文化走出地域限制,被更广泛的人群所认识和接受。
(三)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鼓励各民族群众参与到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来,通过共同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活动,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同时,要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分裂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强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
民族地区作为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民生保障水平,直接关联着全国的整体发展与稳定大局。因此,我们需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切实保障其民生权益。
四、结语
无论是从国家发展之战略高度审视,还是从民族团结之现实需求考量,我们均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任务。具体而言,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制度、促进文化交流等多元化手段,不断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不可摧的民族基石。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EB/OL].(2020-10-12)[2024-09-18].http://
www.npc.gov.cn/npc/c34354/c34374/
c34492/202010/t20201012_308013.html.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3]贺勇,乔栋,王梅,等.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N].人民日报,2024-06-22(2).
[4]郜同麟.礼记正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5]宋濂等.元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
[6]徐杰舜,韦日科.中国民族政策史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7]李全中.西南少数民族爱国斗争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8]文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全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4.
[9]李敏.风雪征程: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李敏回忆录:1924~1949:上册[M].2012.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实践,1999,(11):14-17.
[12]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语境下瑶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与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
关键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2014年的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指出应“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2017年,党的十九大鲜明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着重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2年,党的二十大继续重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大政方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促进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广泛交往交流交融。[3]显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与顶层规划,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即将实现的当下,已获得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被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远历史意义
情感是主客体之间建立联系的基石。在当今中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远且重大的现实意义。此理念不仅涉及维系社会和谐、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更是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团结的坚实保障。本文依托历史视角,通过历史进程的逐步推进,为共同体各成员主体提供深刻的意识触动,从而激发中华民族成员间的深厚情感与亲近感。
(一)中国古代各民族共融共生的情感积淀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中央集权的先河,到汉武帝开疆拓土,将西域纳入中华版图;从隋唐盛世的繁荣开放,到元明清三朝的辽阔疆域,历代王朝致力于多民族统一。儒家经典《礼记》提出“天下一家”概念,孔颖达疏曰:“此孔子说圣人所能以天下和合共为一家,能以中国共为一人者,问其所能致之意”。[4]从正史记载来看,司马迁在《史记》中以传记形式记录了匈奴、大宛、西南夷等边疆民族的专史,并为后世正史积极传承效仿。这种包容并蓄的共融共生,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简单物物交换,到商贾互市,再到经济的全面融合,秦朝对度、量、衡的统一,以及在思想文化上,实行统一文字,提倡“以吏为师”是促进民族交流的重要里程碑。汉唐盛世,将融合精神推向了极致。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使得中原儒家的治国理念西传,西域的乐器如笛、箫、琵琶等也传入中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魏晋南北朝时期,属于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分裂阶段,亦是一个民族大规模迁徙、民族深度融合的时期。此后的隋朝在处理民族问题时提出“混一戎夏”思想,到唐朝逐步形成“天下一家”“华夷一家”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宋元明清各朝代,虽然在疆域和民族政策上各有侧重,但总体上仍延续了统一与融合的传统。宋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羁縻制度,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拓展了对外贸易。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后,推行“汉法并用”的政策,以防“乱亡相继”,使得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5]明朝秉持“教化大行”,才是“安边之道”的观念[6],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南北方不同实际出发,分别施行土司制和羁縻卫所制。在清代对边疆少数民族治理和民族政策,根据当地的民族特点,坚持“因俗而治”的原则。
在历史的长河中,正是这种统一与融合的传统,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进行广泛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从分散的“满天星斗”汇聚成一个团结的整体,进而共同谱写了心声一致、命运与共的历史篇章。使得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风雨中始终屹立不倒,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二)近代各民族共御外辱的情感联结
中华民族在无尽的苦难与压迫之下,从未有过丝毫的屈服与退缩。英勇的革命先驱们,为了民族的独立与国家的统一,倾尽心力,奉献了无尽的热血与生命,使得中华民族完成了从自在生存到自觉奋斗的华丽蜕变。
1840年,英国组成“东方远征军”,发动鸦片战争。土家族军官与其子死守沙角,最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7]石门之战中四川藏、羌、苗族官兵奋力杀寇,斩杀“夷目”“夷匪”(英军官兵)“内外乡民”“共为心快”。[8]这些历史事件,生动描绘了各民族人民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刻,以实际行动彰显出对国家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各民族紧密团结,共同抵御外侮。朝鲜族共产党员许亨植指挥小部队坚持抗日活动,建立密营和秘密群众组织。[9]冀中回民支队和渤海回民支队在党的领导下,转战于冀中平原、冀鲁边区和冀鲁豫地区,成为了回族人民武装抗日的一面光辉旗帜。爱国的少数民族除征战沙场外,还组织民众建立爱国团体,如“中国回教救国协会”等。在文化战线上,各民族的知识分子也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回族围绕抗战宣传,积极发布如《醒民》《回教大众》等报刊,揭露侵略者的暴行,强调“中华民族已到了呼吸存亡的时候”“我们要不愧对每一个教胞,和每一个教外同胞”,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外敌。
各族人民以舍生忘死的精神,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英雄的事迹,成为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后人致力于国家的富强繁荣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三)现代各民族共同奋斗的情感依托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起,中国民族理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演进,促使党的民族工作平稳向前迈进。1992年召开了首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确立了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来命名的方式,具有开创性意义,江泽民在会上肯定了以往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正确性,强调我国民族工作的成就和经验在于坚持正确的民族理论和政策。[10]工作会议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获得新机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得到创新并推广,民族区域改革开放政策得到实施。第二次民族工作会议上,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等多个方面的理论政策。[11]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重点聚焦于如何加速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达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宏大目标。党的理论不断创新,启动对口支援工作,将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结对帮扶,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地区工作开花结果,为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命题,坚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信念,[12]走访少数民族特困地区,探寻贫困根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召开第四次、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先进理论指导高效实践,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加强,缩小了地区发展差距,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摆脱贫困。大力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保护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与活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机制不断健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突出成效。
中华民族共同历经的苦难与荣耀,共同铸就的奋斗历史,以及对于共创美好未来的深切期盼,共同构成了我们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石。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分裂势力的思想渗透及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侵扰,我们应当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坚定信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决捍卫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阐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关键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式,能够强化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情谊,进一步呵护我国未来建设者的精神领地,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工作事业起到重大作用,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汇和传承,有利于提升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课程与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存在正相关关系,课程质量越高,学生意识越强。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通过教育引导,我们能够使青年一代深刻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通过教育引导、文化交流、政策支持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强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同时鼓励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增进相互了解和尊重。通过共同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各民族共同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发展。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乃构建和谐社会之基石
在当今社会之复杂多变环境下,和谐社会的构建,非但倚重经济之稳健增长与科技之持续飞跃,更需各民族间和谐共处与相互尊重之坚实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为这一宏伟愿景中不可或缺之要素。它犹如坚固纽带,将五十六个民族紧密相连,确保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能够众志成城,共同抵御风雨,为和谐社会注入勃勃生机与不竭动力。
三、深度探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教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层面入手,深化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推动各民族共享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等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增强思想行为自觉性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和宣传,确保每位中国人都能够深刻理解并认同我们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是这个家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手段,促使每个人都能深刻理解和接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此,必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全面融入国家教育体系的各个层级。同时,还需加强师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有效地传达这一核心思想。
(二)守护并延续各民族的文化精髓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每个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互鉴,让每个人都能了解和欣赏到不同民族的文化魅力。支持各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通过文化交流活动,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如网络、电视、电影等,让各民族文化走出地域限制,被更广泛的人群所认识和接受。
(三)推动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鼓励各民族群众参与到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来,通过共同的工作、学习和娱乐活动,增进彼此的情感联系。同时,要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民族歧视和分裂势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四)强化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
民族地区作为国家的重要构成部分,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民生保障水平,直接关联着全国的整体发展与稳定大局。因此,我们需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努力提升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品质,切实保障其民生权益。
四、结语
无论是从国家发展之战略高度审视,还是从民族团结之现实需求考量,我们均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任务。具体而言,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政策制度、促进文化交流等多元化手段,不断深化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之认同感与归属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不可摧的民族基石。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习近平: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EB/OL].(2020-10-12)[2024-09-18].http://
www.npc.gov.cn/npc/c34354/c34374/
c34492/202010/t20201012_308013.html.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3]贺勇,乔栋,王梅,等.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N].人民日报,2024-06-22(2).
[4]郜同麟.礼记正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5]宋濂等.元史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6.
[6]徐杰舜,韦日科.中国民族政策史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
[7]李全中.西南少数民族爱国斗争史[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8]文庆.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全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4.
[9]李敏.风雪征程:东北抗日联军战士李敏回忆录:1924~1949:上册[M].2012.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江泽民.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实践,1999,(11):14-17.
[12]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民族出版社,2022.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时代语境下瑶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形成与教育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