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文章字数:1898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将劳动育人深入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是人才培养和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饱含着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时代诉求。近年来,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不断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推进“打造一批专业教师、完善一门课程体系、拓展一片文化阵地、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的“五个一”工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工作中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入脑入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行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模式。
1.育劳人——打造一批专业教师,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双主体”的育人原则,将自身和学生均视为“主体”,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其一,学院教师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融合,创建了“习近平经典用语”课前的三分钟讲解、课程思政一览表、行走课堂“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坚持将劳动精神作为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其二,把劳模事迹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引入课堂,邀请抗疫医护人员、优秀毕业生等劳动模范进课堂直接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以劳模先进事迹的感染力,推进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2.铸劳魂——完善一门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院学生接受劳动观教育的主要课程,学院坚持将单独授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其一,构建完备,系统具有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为指导,从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学到就业指导、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法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讲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二,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创新教育、实习实训等作为劳动教育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劳动技能培训,贯彻学习劳动精神。其三,利用“劳动小能手评选”等活动,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3.扬劳意——拓展一片文化阵地,促使劳动精神入学校各环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是高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一,完善了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在文化宣传专栏开辟劳模精神专栏,设置英雄模范墙为弘扬劳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二,利用好“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针对如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展劳动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如劳模大讲堂、劳动模范进校园以及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切实将劳动精神贯彻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时借助寒暑假或校园文化日,打造劳动精神教育文化品牌,比如学校将劳动教育和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相结合,在师生的广泛参与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其三,学院通过临床教学、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试点,加强学生医者仁心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培育富有“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专业文化。以此为契机,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家政领跑学校,2021年被确定为衡水市直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形成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齐飞的办学格局。
4.承劳情——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强化学生劳动情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一,通过QQ、微信、抖音等“互联网+教育”新媒体,采用慕课、微课、微视频等形式强调劳动精神。其二,依托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微媒体平台,将劳动教育元素容纳其中,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劳模风采的纪录片或其他相关影视作品,如《秀美人生》等,凭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开辟劳动精神教育的隐形领域。其三,结合教学实践示例,融入文创产品,形成“口袋书”,随时随地学习,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劳动教育能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播,激励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劳动精神的魅力,助推学校打造超越空间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
5.践劳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一,学院开设了“志愿者在行动”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社区,每年为社区居民、福利院、养老院提供免费义诊、科普宣传、义务劳动进行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强化其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劳动意识。其二,我院组织多名师生进行“1+X”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培训,并在假期在养老机构、医院进行劳动实践,传扬尊老爱幼、助老为乐的美德。其三,疫情期间,学院共有500余名毕业生奋战在湖北、北京等抗疫一线,千余名在校生参与家乡的抗疫工作,承担关卡测温、卫生消毒、下乡防疫等任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劳动精神,成为衡水卫校行走的“名片”。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并享受劳动成果,逐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 (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 石宁)
1.育劳人——打造一批专业教师,立德树人,润物无声
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遵循“双主体”的育人原则,将自身和学生均视为“主体”,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这个主渠道。其一,学院教师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紧密融合,创建了“习近平经典用语”课前的三分钟讲解、课程思政一览表、行走课堂“三位一体”课程思政实践教学路径,坚持将劳动精神作为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其二,把劳模事迹作为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资源引入课堂,邀请抗疫医护人员、优秀毕业生等劳动模范进课堂直接与同学们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以劳模先进事迹的感染力,推进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2.铸劳魂——完善一门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劳动教育课程是学院学生接受劳动观教育的主要课程,学院坚持将单独授课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其一,构建完备,系统具有实践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为指导,从职业生涯规划、政治经济学到就业指导、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法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讲授,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其二,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梳理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劳动创新教育、实习实训等作为劳动教育内容,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专业化系统化的劳动技能培训,贯彻学习劳动精神。其三,利用“劳动小能手评选”等活动,增强学生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3.扬劳意——拓展一片文化阵地,促使劳动精神入学校各环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隐性教育的一种,是高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一,完善了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在文化宣传专栏开辟劳模精神专栏,设置英雄模范墙为弘扬劳动精神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其二,利用好“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针对如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展劳动精神校园文化活动,如劳模大讲堂、劳动模范进校园以及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切实将劳动精神贯彻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同时借助寒暑假或校园文化日,打造劳动精神教育文化品牌,比如学校将劳动教育和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相结合,在师生的广泛参与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文化氛围。其三,学院通过临床教学、校企合作、“1+X”证书制度试点,加强学生医者仁心等职业素质的培养,培育富有“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的专业文化。以此为契机,2020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家政领跑学校,2021年被确定为衡水市直职业培训定点机构,形成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齐飞的办学格局。
4.承劳情——搭建一个网络平台,强化学生劳动情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其一,通过QQ、微信、抖音等“互联网+教育”新媒体,采用慕课、微课、微视频等形式强调劳动精神。其二,依托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微媒体平台,将劳动教育元素容纳其中,组织学生观看反映劳模风采的纪录片或其他相关影视作品,如《秀美人生》等,凭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开辟劳动精神教育的隐形领域。其三,结合教学实践示例,融入文创产品,形成“口袋书”,随时随地学习,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劳动教育能更加直观、生动、形象地在青年学生群体中传播,激励学生随时随地感受劳动精神的魅力,助推学校打造超越空间的劳动精神教育体系。
5.践劳行——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其一,学院开设了“志愿者在行动”活动,走向基层,走向社区,每年为社区居民、福利院、养老院提供免费义诊、科普宣传、义务劳动进行志愿服务1000余人次,强化其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劳动意识。其二,我院组织多名师生进行“1+X”老年照护和母婴护理培训,并在假期在养老机构、医院进行劳动实践,传扬尊老爱幼、助老为乐的美德。其三,疫情期间,学院共有500余名毕业生奋战在湖北、北京等抗疫一线,千余名在校生参与家乡的抗疫工作,承担关卡测温、卫生消毒、下乡防疫等任务,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劳动精神,成为衡水卫校行走的“名片”。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并享受劳动成果,逐步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时代新人。 (衡水健康科技职业学院 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