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蚌埠:强链焕新,“滤”动全球
文章字数:1609
    工人在查看汽车滤芯。    人民网记者陶涛 摄


  滤清器,或许很多人都听过它。给汽车做保养时,经常会更换它,家里的空调、吸尘器、净水机,也都离不开它。
  但或许你不知道,新中国第一只旋装式滤清器是在安徽省蚌埠市诞生的。随着产业的集聚发展,为蚌埠赢得了“滤城”的美称。
  岁月流转,如今我国汽车滤清器行业厂家众多,温州、河北等地滤清器产业纷纷“后来居上”,面对同业竞争,蚌埠如何化优势为胜势?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思路。近年来,蚌埠跳开传统产业的路径依赖,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让传统产业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并培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产业振兴蓝图愈加清晰。
   技术“焕新”,重塑新优势
  蚌埠制造滤清器的历史悠久,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首次认定蚌埠为“中国汽车零部件(滤清器)制造基地”,无疑是蚌埠滤清器产业的高光时刻。
  然而近年来,国内除了蚌埠,温州、东莞、河北清河等地也形成一定规模的滤清器产业集聚地。
  面对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蚌埠底蕴深厚的滤清器产业,主动拥抱新技术、新模式,逐渐焕发出全新面貌。
  有的像百叶窗、有的像滚轴、有的像蜂窝……走进安徽省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如同置身于一座滤清器博物馆,各种各样的滤清器摆满高高的展架,造型各异的产品,令人眼花缭乱。
  “这只是一小部分,通过持续技术创新,现在公司成功开发各类产品8000余款。”安徽省凤凰滤清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登宇说。
  他印象最深的是,为了填补高端市场国产产品的空白,他和团队耗费两年半时间,研发了国内第一套旋装式滤清器外壳的喷粉工艺及相关流水线。
  这一技术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行业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人工成本高、不利于环保等问题,实现了设备、工艺、材料的全自主研发,获得安徽省专利优秀奖,目前已在整个行业得以推广。
  “没有哪一种产品,能够吃一辈子,我们对于新产品的研发也不会停止。”陈登宇直言,公司已经在新能源汽车方向开始布局,将继续加大各类研发平台研发投入,不断推出自主创新产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蚌埠市滤清器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蚌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更新换代,开发新产品50种,其中,10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产业是先进还是落后,不能只看起步时间,而是要看产业能否跟上技术革新。蚌埠滤清器产业正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技术升级,重塑竞争新优势。”蚌埠高新区科技经信局副局长张璟煜说。
  “集群”作战“滤”遍全球
  在汽车领域,滤清器是“快消品”,需要定期更换,因此在售后市场的销量非常大,市场空间十分诱人。
  如今,蚌埠有200多家滤清器企业,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原蚌埠拖附厂“孵化”而来,因此产品的同质化,长期制约着蚌埠滤清器产业的发展。
  “结果就是内部竞价,直接大大压缩了利润空间。而且企业单打独斗,导致效益低下,更没钱进行产品研发,到最后只能进入恶性循环。”张璟煜说。
  为了打破发展瓶颈,蚌埠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资本、企业与市场强强合作,让一批骨干企业不断成长壮大,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形成了具备产业上中下游核心凝聚力的产业集群。
  如今,驱车行进在蚌埠高新区,滤清器厂房一片连着一片。沿着滤清器产业集群一路追寻,看到的是“延链、强链、补链”的火热场面,听到的是“长个、壮骨、强肌”的拔节声响。
  “在政府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我们与江淮汽车开展研究合作,在大寿命商用车机油滤清器产品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填补了产业空白,也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蚌埠名道过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质量副总经理王金荣说。
  从“低”到“高”、由“土”变“洋”,蚌埠滤清器产业链不断向下游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向高处攀升。
  得益于此,如今蚌埠滤清器产品已进入世界汽车零配件采购体系,空气滤清器等产品出口至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昔日古战场,又闻战鼓声。蚌埠提出力争到2035年,全市滤清器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50亿元。“链”式发展,集群“作战”,蚌埠有底气,更有锐气。 (人民网记者 周坤)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