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校企“共生”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文章字数:2746
从广告、房地产营销领域转战新能源领域,90后创业者王亚在2020年创立了一家公司,从事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的研发和生产。如今公司发展势头不错,王亚说:“(自己)一个文科生误打误撞地进入高科技行业,公司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离不开背后的‘大树’。”
他所说的这棵“大树”,是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此前,这名年轻人因公司遇到技术瓶颈,四处求援。当他忐忑地敲开智能院相关负责人办公室时,对方耐心倾听了他对市场资源、商业模式以及技术需求的述说。没想到,两天后,智能院就为他组织了一支由合肥工业大学的博导、博士组成的技术团队与之对接。
一边是实验室多年的原创技术积淀,一边是王亚团队深耕9省的市场渠道优势,如今这家公司实现了充电桩核心技术模块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双方携手加大研发投入,在无线充电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实现了快速突破,拥有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品储备,企业发展迅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并明确了多项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重点改革方向。
为发挥高校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与市场对接,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到智能制造产业中,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智能院应运而生。十年磨一剑,智能院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83家,其中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组建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59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科研团队与企业“共生”
智能院研发中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汇聚了20余个智能制造领域高水平科研团队及100余个高新技术创业团队,已成为当地的科创地标。
“我们主动打破体制‘温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模式。”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说。他表示,过去的产学研合作往往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合作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当今技术研发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单一的契约式合作,导致科研与产业的衔接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
为此,智能院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模式上,探索出“共生”式的新路径:引导拥有技术成果、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相结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同时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动力。
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市场小众的高科技企业,面向国内外博物馆、档案馆、艺术馆等提供专业的智能文物保护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其涉及的学科技术相当复杂。
正是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在机械、传动、传感、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智能院平台优势,公司成立至今始终与合肥工业大学张辉教授团队保持稳定、持久的技术合作关系,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此外,智能院每年输送数名“双导师制”研究生与公司进行联合培养,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保障。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是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在智能院“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陈雷联合相关医疗单位,深入开展光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研制出非侵入性光生物治疗仪原型样机,填补了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光生物治疗仪器设备领域的空白。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记者在智能院采访时,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承接技术转移,需要的不仅是一纸专利,更是这一技术背后的人才供给,有好的技术,还要有稳定的研发队伍,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并且实现迭代升级。
为此,智能院试点“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以学校平台为基础,以企业平台为场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校内技术团队与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跟踪研发”新型产学研合作关系,既确保企业的高端人才储备,也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合肥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伯乾是“双导师制”的受益者之一。他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学习后,研二进入智能院入驻企业——合肥艾瑟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研究与实践。实践期间,他在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企业提供的场景平台上参与工程项目的研发与跟进,参与公司管道测径仪、水质取样器的研发及城市污水管网整治等多项工程项目,其参与研发的两类产品已投入工程项目应用。
在该公司负责人郭帅看来,联合培养不仅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潜在骨干力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充实企业人才储备池、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据了解,近年来,智能院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家,从高新技术企业遴选了40余名行业导师,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培养的4500余名研究生成长为行业骨干。
全过程服务,破解行业痛点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制造业面临“智改数转”。对此,智能院整合资源,组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和产业提供工业互联网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为600多家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并以诊断服务为媒介,促进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的持续合作,从而开创“诊断服务驱动成果转化”新路径。
智能院科研团队曾为当地一家金属制造企业出具了“诊断报告”,手把手辅导,制订金属原材料及产品检测优化方案、热挤压工艺优化方案等,有效解决了企业遇到的生产问题。随着合作深入,2022年,双方又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材料及其关键成型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据统计,这种“诊断服务驱动”模式已促成学校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培育企业快速发展,智能院构建起“平台-科技-人才-金融-市场”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由合肥工业大学校友创办的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但在创业初期,研发进度缓慢、经费紧张,一度让创始人张文化十分焦虑。
为了帮助其渡过难关,智能院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该公司研发经费支持,同时遴选校内科研团队与其开展产学研合作,后来在软件开发、机器视觉开发应用及自动化集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公司也摆脱困境、走上正轨。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产业发展需求,智能院进一步深化、细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以‘育种、育苗、育才、育链、育网’为核心的五育工程,为科研团队和培育企业更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拓展空间。”张晓安说。(周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
他所说的这棵“大树”,是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智能院”)。此前,这名年轻人因公司遇到技术瓶颈,四处求援。当他忐忑地敲开智能院相关负责人办公室时,对方耐心倾听了他对市场资源、商业模式以及技术需求的述说。没想到,两天后,智能院就为他组织了一支由合肥工业大学的博导、博士组成的技术团队与之对接。
一边是实验室多年的原创技术积淀,一边是王亚团队深耕9省的市场渠道优势,如今这家公司实现了充电桩核心技术模块的规模化生产,同时双方携手加大研发投入,在无线充电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实现了快速突破,拥有了一系列的高新技术产品储备,企业发展迅速。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并明确了多项与科技成果转化有关的重点改革方向。
为发挥高校科教、人才资源优势,推动科研成果与市场对接,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应用到智能制造产业中,合肥工业大学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智能院应运而生。十年磨一剑,智能院累计培育高科技企业183家,其中3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组建46个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累计组织百余个科研团队为590余家规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加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
从实验室到“应用场”,科研团队与企业“共生”
智能院研发中心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汇聚了20余个智能制造领域高水平科研团队及100余个高新技术创业团队,已成为当地的科创地标。
“我们主动打破体制‘温床’,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模式。”智能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安说。他表示,过去的产学研合作往往是以科研人员自发、零散的横向科研项目为载体,合作双方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合同为纽带,合同完成了,合作也就告一段落。当今技术研发的更新迭代速度越来越快,这种单一的契约式合作,导致科研与产业的衔接缺少稳定性和长期性。
为此,智能院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合作模式上,探索出“共生”式的新路径:引导拥有技术成果、研发队伍和明晰科研计划的团队,与有接纳新技术能力和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相结合,按股份制合作模式共同创办高科技企业,同时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科技成果供给和转化动力。
安徽中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市场小众的高科技企业,面向国内外博物馆、档案馆、艺术馆等提供专业的智能文物保护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其涉及的学科技术相当复杂。
正是依托合肥工业大学在机械、传动、传感、材料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以及智能院平台优势,公司成立至今始终与合肥工业大学张辉教授团队保持稳定、持久的技术合作关系,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此外,智能院每年输送数名“双导师制”研究生与公司进行联合培养,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储备保障。
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是困扰人类的医学难题。在智能院“科技成果培育和产业化项目”的支持下,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陈雷联合相关医疗单位,深入开展光生物治疗基础研究,研制出非侵入性光生物治疗仪原型样机,填补了我国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光生物治疗仪器设备领域的空白。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实现多方共赢
记者在智能院采访时,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企业承接技术转移,需要的不仅是一纸专利,更是这一技术背后的人才供给,有好的技术,还要有稳定的研发队伍,才能让技术真正落地,并且实现迭代升级。
为此,智能院试点“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以学校平台为基础,以企业平台为场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校内技术团队与企业建立持续稳定的“人才培养+跟踪研发”新型产学研合作关系,既确保企业的高端人才储备,也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合肥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2022级研究生李伯乾是“双导师制”的受益者之一。他在校内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理论学习后,研二进入智能院入驻企业——合肥艾瑟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研究与实践。实践期间,他在校内导师与行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在企业提供的场景平台上参与工程项目的研发与跟进,参与公司管道测径仪、水质取样器的研发及城市污水管网整治等多项工程项目,其参与研发的两类产品已投入工程项目应用。
在该公司负责人郭帅看来,联合培养不仅是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潜在骨干力量的有效途径,更是充实企业人才储备池、提升整体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据了解,近年来,智能院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家,从高新技术企业遴选了40余名行业导师,开展“双导师制”研究生联合培养,培养的4500余名研究生成长为行业骨干。
全过程服务,破解行业痛点
《决定》提出,加快构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互联网,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制造业面临“智改数转”。对此,智能院整合资源,组建工业互联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行业和产业提供工业互联网领域系统解决方案,为600多家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并以诊断服务为媒介,促进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的持续合作,从而开创“诊断服务驱动成果转化”新路径。
智能院科研团队曾为当地一家金属制造企业出具了“诊断报告”,手把手辅导,制订金属原材料及产品检测优化方案、热挤压工艺优化方案等,有效解决了企业遇到的生产问题。随着合作深入,2022年,双方又围绕新能源汽车电池壳材料及其关键成型技术,深化产学研合作,进一步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据统计,这种“诊断服务驱动”模式已促成学校与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地3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赋能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促进培育企业快速发展,智能院构建起“平台-科技-人才-金融-市场”五位一体的支撑体系,为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由合肥工业大学校友创办的安徽布拉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但在创业初期,研发进度缓慢、经费紧张,一度让创始人张文化十分焦虑。
为了帮助其渡过难关,智能院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重点项目”给予该公司研发经费支持,同时遴选校内科研团队与其开展产学研合作,后来在软件开发、机器视觉开发应用及自动化集成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果,公司也摆脱困境、走上正轨。
“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产业发展需求,智能院进一步深化、细化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以‘育种、育苗、育才、育链、育网’为核心的五育工程,为科研团队和培育企业更好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明确方向、拓展空间。”张晓安说。(周慧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磊 王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