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与水务事业发展研究
文章字数:2367
  汩汩清泉,润泽八方。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城市因水而活,因水而兴。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关系着城市发展品位和人民生活质量,人与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在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中极具光辉的文化财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全局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规律性认识,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迈出坚实步伐。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水文化成为“五水统筹”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新时代的水务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高举思想旗帜,增强精神力量,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加快推进水文化建设,增强水务事业发展软实力。
  拉近群企距离“润”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古代先哲以水为喻,论述精辟独到。《贞观政要》记载,唐太宗曾告诫太子李治:“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的航行,也能使船沉没。《孟子·尽心》记载:“民非水火不生活”。人民没有水和火不能生活。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水务关系民生福祉,水务事业的发展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入点、落脚点都须着眼于群众的需求与利益。结合水务行业特点,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建立长效闭环机制,擦亮“润万家”“情融排水畅万家”“洁万家”的品牌文化群,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和烦心事,才能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对企业的信任度,拉近企业与群众的距离,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浸润和凝聚民心。
  激活人才发展“源”动力
  人才如水,水涨船高。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源于人的进步。《管子·形势解》记载:“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要像海不拒水那样延揽人才,如此才会收获人才济济。《管子·七法》记载:“治人如治水潦”“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像疏通积水那样管理人才,知人善任,如此才可因势利导,让人才如活水“充分涌流”。
  水务事业技术支持高、专业要求强且注重社会效益,涉及对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配置与防治的各个方面,连通水务相关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一支强有力的专业人才队伍对水务事业的发展显得尤为关键。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要广聚人才之力,以“落地思维”打造特色人才链,坚持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导向。练好内功,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为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打造了一只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疏通水务发展之源。
   滋养企业文化“淳”风气
  传统水文化为中华文化提供了积极的道德滋养。《论语·雍也》记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道德经》记载:“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至善、至柔、善下与无为等特性中蕴含天地之大道。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掘宝贵的思想理念已成为新时代企业文化的必然选择,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亟需站在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的高度来思考。将传统水文化中的思想精粹融会贯通在水务事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中,获得长久的文化滋养,意义深厚。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经济发展新形态中,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技术、产品、制度等硬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企业文化这一软实力的增强。水至善而利万物,至柔而能攻坚,海因善下而纳百川,水看似无为却有为。企业文化也如水润万物一般柔善无声,形成一股无形的凝聚力与调节力,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员工与企业的发展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让文化赋能水务事业,寻找水文化在水务事业创新发展的立足点、支撑点、突破点、闪光点,引导创作和生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产品和服务,实现造舆论、树正气、鼓干劲,推进文化“两创”落地生根。
  改革创新赋能“涌”热潮
  《孟子·告子下》记载:“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根据水性治水,实际上就是强调要按自然规律办事。智慧的中华民族有着善治水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治水史。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治水历程生动说明,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重科学不重权威、重实践不重教条,具有开放悠久的创新秉性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尊重行业发展规律,对标一流水务,改革创新作为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4年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工作要点》,依托集团山东省建设科技创新成果、青岛市科学技术奖、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等高新技术成果,推动创新成果落地转化。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度,引进外部专家团队,聚焦水务领域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开发、新技术产业化前期孵化,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储备。深化与知名高校产学研合作,大力营造支持创新、鼓励创新氛围,广泛引进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攻关、技术输出,奋力推进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千古河流成沃野”,倾听城市汩汩的脉动,那是发展拔节的鼓声,那是水务集团浑厚向前涌动的轰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要高举文化自信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动水务事业高质量进步,以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让改革创新在新时代焕发无限生机,以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激发水务事业新的发展活力!
  (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张恩慧)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