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马鞍山:以新质生产力厚积发展新动能
文章字数:1946
  马鞍山地处皖东、横跨长江,因矿兴钢、因钢设市。作为传统资源型城市,面对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挑战,近年来,马鞍山市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数字赋能、绿色低碳,深化改革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路,为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增添强劲动能。
  如今,马鞍山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居全国第45位、安徽省第3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3.1%、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6.3件,均居全省第3。
  从传统到未来,创新驱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马鞍山以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建设为旗帜性抓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行动,建立哪吒、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机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均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54.8%、60.6%,均居全省第1。另一方面,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产业创新研究院和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健全市与驻马央企、大院大所、高校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开展“智汇诗城”“科创群英汇”活动,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科创成果产业化。去年,全市共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300亿元、增长1.6倍。
  作为皖江城市带重要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马鞍山的立市之本。马鞍山坚持以制造业为“纲”,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实施制造业倍增行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招大引强。发挥11个新兴产业专班作用,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等风口产业,加大招引力度。据悉,马鞍山每年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400个,2023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近1倍,“1+3+N”战新产业融合集群产值突破3300亿元。
  当前,马鞍山制造业发展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全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集成电路、5G通信通讯、软件互联网等产业发展,壮大特色数字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围绕人工智能、元宇宙、生物制造、空天信息等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
  绿色为基、创新赋能、人才引领,全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加快发展方式创新方面,马鞍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首先,发展绿色制造和服务,打造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023年,马鞍山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产值突破660亿元,同比增长13.4%。新认定中钢天源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第二,深化能耗产出效益评价,将194家能耗1000吨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纳入评价范围,加快绿色化改造。第三,开展工业能效、水效提升行动,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环保绩效创A行动,推进“一企一策”节能降碳诊断,加快用能结构调整,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马鞍山在近年来,深化亩均效益评价;深入开展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设立市级双百亿母基金;助推产业发展、推进营商环境改革,迭代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对标提升举措等等,以实际行动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
  眼下的马鞍山,“亩均论英雄”改革获评全国标杆案例,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8年的12.6万元提升至2022年的23.6万元、增长87.3%.2023年工清理闲置低效用地1.7万亩,新增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提升10%。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同时,马鞍山持续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力。通过实施“企声响应”专项行动、举办“采石会客厅”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产业链对接等系列活动122场,面对面、一竿子插到底解决企业诉求。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证明多、出具难、多头跑”等问题,率先在全省开展“无证明城市”建设工作,梳理市级证明材料1294个,已实现免提交740个,免提交率达57.2%,研发运用直接刷脸办证的“无证明城市”桌面交互终端,已通过刷脸核验实现无感“免证办”2.5万件次。
  在加快人才工作机制创新方面,马鞍山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具体来说,深入实施“诗城英才”计划和人才工作“登高”行动,迭代升级人才政策。每年安排3亿元人才专项资金,全市人才总量70.7万人、高层次人才8873人,连续3年入围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百强榜单。此外,马鞍山还在全市实行特殊技能人才评价、深化产业工程师学院建设、常态化开展“才聚诗城高校行”活动、出台“研发飞地”建设实施办法、成立市科创和人才发展集团。目前,已经实现了市和县区人才服务中心全覆盖,营造出了营造重才、引才、爱才、聚才的浓厚氛围。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作为长江沿岸的重要工业城市,马鞍山正锚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长三角的“白菜心”新发展定位,全力谱写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王晨)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