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以实干书写驻村新“篇章”
——记滁州市来安县施官镇龙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储晓薇
文章字数:2772
    龙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储晓薇利用农闲时间召开板凳会议。


  2021年6月,储晓薇被选派到来安县施官镇龙山村担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以来,她心系群众,积极争项目、育产业、办实事、解民忧,认真履行驻村选派职责,以实干书写驻村新“篇章”。在她的努力下,龙山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大关,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龙山村荣获“安徽省第九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滁州市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提升基础设施,启航乡村振兴路
  “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才能做好驻村工作。”这是储晓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半年,储晓薇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声,跑遍了全村29个村民组(街道)。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村民江兴华家门口有条20多米的泥泞路,怕麻烦村里一直没有反映。储晓薇发现后,立即帮助修建了入户道路。看到自家门口笔直的水泥路后,江兴华感动地说“真心感谢党,为我们做了这么多,考虑得比我们自己还细心”。
  储晓薇根据村内发展情况,明确目标和方向,尽心尽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龙山。先后争取各级资金600余万元,完成原轮窑厂至仙山路等5个村民组道路硬化,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方便群众出行;衬砌硬化龙山四级站2950米抗旱渠道,有效解决9000亩农田灌溉问题;新建标准化村卫生室,配置给氧设施、除颤仪等急救设备和药品,大幅提升村内医疗服务水平;争取周郢美丽村庄项目,铺设入户花台2200米,推动“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实现村民集中区“景区化”……
  壮大集体经济,搭起农业富裕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有效途径。龙山村作为一个传统农业村,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规模化养殖基础薄弱,发展村集体经济困难重重。如何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一直是储晓薇的“心头大事”,她会同村“两委”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反复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探索出符合龙山村实际的“四雁经济”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打造“头雁经济”。走进龙山村,总能看到一排排光伏板在烈日照射下熠熠生辉,光伏板下的电表箱里,跳动的数字,实时记录着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每年村里都有光伏电站带来的固定经济收入,这笔资金不仅让脱贫户有了固定收入,更为村里的建设帮了大忙,我们用这些资金清理了沟渠,整治了人居环境。”龙山村村支书赵启文提起村里的光伏发电项目,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储晓薇先后争取265万元移民资金建成屋顶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400KW光伏电站,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如今,闲置土地变身光伏电站,既绿色环保又有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增“光”添彩,成功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与群众收入同步增长。
  加强村企联建,培育“雏雁经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仅仅依靠原来的“传统经营”老路,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创新发展思路,才能让村级集体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对此,储晓薇将村企联建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突破口;通过采取“党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的发展模式,与绿农食用油公司、龙粮米业等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投资新建1100平方米钢构厂房,采购大米烘干、麻油生产设备,每年能收取租金26万元;与企业签订资产收益分红协议,实行“租金保底+务工收入+股份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了村有产业、企业有规模、群众有收益。
  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实施“强雁经济”。储晓薇利用选派单位资源优势,争取1530万元高标准农田改造资金,着力将龙山村万亩高标准农田核心区打造为优质稻示范基地和带状复合种植实验基地。村民刘红就是众多受益农户中的一员。她说:“以前我们村的土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种庄稼难度大、收益低,一到涨水的季节,种的庄稼都要被淹没。通过高标准农田整治后,变化太大了,无用地变成了良田,储书记把产业引进来了,好多当地的老百姓在里面务工,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与此同时,储晓薇还积极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在“大棚经济”上做文章,流转40亩土地建设43座蔬菜钢构大棚;大力发展“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引导当地群众参与到合作社中来,使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盘活村内闲置资源,注入“归雁经济”。要想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和“造血”功能。储晓薇向上争取资金210万元,利用村内废弃小学新建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返乡创业园”,吸引乡贤能人回乡投资,打造“归雁经济”。引进外来人才是“输血”,培养当地人才是“造血”。推动发展,必须在招才引智育人上凝聚合力。龙山村采用“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由企业出项目,出资金控股,出管理团队,村集体出土地优先受益,全村村民自愿出资入股,形成由企业项目带动、村集体土地作支撑,全体村民出资入股收益、共同致富的发展路子。龙山村团山废弃小学现有建设用地20亩,计划分成两次使用,将其中10亩建设用地租给企业。现在,村民每天走在龙山村乡村振兴大道上,都可以听到返乡创业园区机器的轰隆声,村民就近就业也有去处了,村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随着龙山村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龙山、了解龙山、回到龙山,在这一片热土上投资兴业,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
  培育文明乡风,点燃农民幸福灯
  驻村以来,储晓薇带领村“两委”和工作队积极探索“1+3+N”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村民议事会、村头巷尾“板凳会”、农家小院“故事会”等,激发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热情。
  龙山村村委会的墙面上贴着《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等10余项制度。“现在我们村里的大事由村民说了算,农民自己定的村规民约,自己要模范遵守。”龙山村村民袁根香说。龙山村组织开展“传承好家风家训家规”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等鲜活事例,营造崇德向善、诚信友爱的社会风尚,形成一批好家风家训家规;依托支部主题党日、“村民议事日”等,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人员,深入挖掘提炼家风家训家规。驻村工作队还充分利用龙山村“乡村振兴主题馆”、法治广场、法律宣传栏及村级图书馆等平台,分批组织全村群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开展多期法律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效果。同时采取以案释法、提问式、讨论式到先进村观摩式的培训方法,力求让村组党员干部学懂弄通法律法规知识。
  让龙山村村民深有感触的是:以前,心里有了不痛快都要去施官镇,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咨询和调解,伴随着信息化设备的配备,工作人员从办公室走到调解室,全程引导,热心服务,一盏盏热茶,一句句掏心窝子的话语,让大家感到格外的温暖。2021年6月以来,龙山村村委会共收集到旱厕改造、破旧道路维修、污水管网铺设、路灯更换及维修等意见建议共86条,全部得到了有效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的驻村干部,储晓薇坚信,只要用心用力用情,一定能真正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