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重建回路做大增强 兼顾发展特色产业
——滁州市凤阳县板桥镇罗刘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潘龙心得体会
文章字数:152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刚来到村里,我找不到突破口,村里基础十分薄弱,在迷茫的焦虑中度过了半年时间,期间就看书看资料汲取力量,主要是党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毛泽东选集》等等。习近平总书记说,不要干超越发展阶段的事。刚开始的我,犯了急于求成的错误。罗刘村现状是其发展中的一个阶段而已,基于大环境,又有自身特点,有诸多困难,一定也有可供挖掘的内生动力。创造并运用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才从一无所有走到今天,在新时代,我们只有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和罗刘村的实际相结合,才可以找到出路。
  分析实际找原因
  不断走访,和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大户、村民聊天,进行内外环境的分析,我写了一些关于罗刘村的调研报告,有关于增收的,有关于文化的,有关于群众组织的。通过不断与大家交流,也将我的想法传递给了党员、群众。有些获得了大家的支持,有些因为考虑不成熟,并没有获得积极的回应,正反两方面,自我反思与他人建议,都提供了宝贵的反馈。经过反复思考,个人认为,罗刘村过去存在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原因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主观上,追求振兴的愿望是有的,但党总支陷在应付日常繁杂的工作中,对未来没有规划,也没有目标,以至于农村党员群众不知道究竟该干什么,客观上,罗刘村底子十分薄弱,无优势资源。这样混沌型的系统一旦建立,没有外力打破,它会一直保持运行下去。
  重建回路做大增强
  在这个模型里,罗刘村作为一个系统,自外部输出的重要元素大致有上级的(业务工作、政治工作、资金扶持、考核检查等),有地域的(县、镇、周边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有传播的(报纸、电视、外出打工亲友,更重要的是短视频为主的新媒体),有经济的(市场价格变动等),这些元素都会对本村内部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子系统里(农村党员、普通村民、种植大户、外来承包商等)的行为决策,子系统的行为决策会对处于系统主导地位的党总支施加影响,进而相互联系反馈造就了输出一般性结果的局面。
  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打破原有的混沌状态下的系统回路,在党总支这一关键点上抓住主要矛盾、拆解主要目标、持续输出影响,建立并激活党总支—党员—群众之间的增强型系统回路。
  第一书记能做什么
  抓住主要矛盾上,我分析罗刘村实际,发展不足是一切表面现象的根本原因,增加收入是处理主要矛盾的关键,按照与土地的关系,将子系统重新划分为外出务工经商村民、本地留守村民、需要兜底村民和外来承包人四类,结合其自身特点,明确了在外务工增收、本地以种粮为主,兼顾发展特色产业的增收思路。
  拆解主要目标上,第一步采取接地气的方式,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关键党员思想、凝聚发展共识并传导至普通党员、村民;第二步是根据不同的定位,协调子系统各方利益诉求,引导各方积极参与内部事务;第三步是保持动态化修正阶段性目标及资源分配。
  持续输出影响上,一是要不断巩固既有基础,保持理论指导的强度;二是挖掘培养合适人才充实党组织力量;三是巧妙化解内外部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以及不稳定因素带来的负面干扰,保证对主要矛盾持续投入。
  尊重客观规律保持历史耐心
  第一书记任期3年,既不能盲目大干快上,也不能当过客,关键是要对实际有清楚的认知、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同时要培育新动能,推动发展以及持续发展。如果说罗刘村必将实现振兴,这是对的,适度规模化的种子已经种下,增强型的系统回路已经搭建起来,未来发展可期!如果在内生力量发展尚不足情况下,说罗刘村必将快速实现全面振兴,是不客观的,我们应当尊重发展规律并保持历史耐心。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