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新版“健康素养66条”来了
文章字数:1388
  近日,国家卫健委公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即新版“健康素养66条”),并将围绕该“健康素养66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科普和宣传活动。同时,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决定从今年6月起,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以宣传推广新版“健康素养66条”为主线,引导公众自觉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更好地重视健康、维护健康、享受健康,让每个人能够真正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健康素养66条’自2008年发布以来,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促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进行了第一次修订,这次是第二次修订。”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长宁介绍,本次修订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卫生健康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例如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负担持续加重,新发再发传染病的风险持续存在,这些都对公众的健康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生健康领域中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都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对‘健康素养66条’进行修订”。
  “健康素养66条”明确了24条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28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14条健康基本技能。李长宁介绍,此次修订遵循总体框架不变、更新完善、查漏补缺的原则,主要修订内容包括:增加了个人健康权利和责任的相关内容,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增加了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增加了慢阻肺、骨质疏松、健康口腔、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健康知识;增加了安全与急救、家庭药箱储备、自测血压等方面的健康技能;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了相关的知识点。
  值得注意的是,新修订的“健康素养66条”中,涉及食品营养的内容就有8条。当前,我国居民的饮食结构情况如何?
  “近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膳食结构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人均烹调油、盐的摄入量偏高,而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不足。”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表示,建议加强健康宣教,推广《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有针对性地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大豆制品、奶类和蔬菜水果的摄入,控制油、盐的摄入,培养居民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倡导合理运动,做到吃动两平衡,保持健康体重;贯彻落实“三减三健”行动,即减盐、减油、减糖,以及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针对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国家卫健委已发布相应的食养指南,应加强对慢病食养指南的推广解读学习和落实。
  如今,健康科普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但网络上健康科普内容鱼龙混杂,一些伪科普或不科学的说法措辞易误导公众。
  “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老年朋友来咨询,他们在微信朋友圈中会收到相关信息,向我们询问(这些信息的)科学性、有效性等。”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为遏制虚假健康信息、净化网络空间,2022年,国家卫健委会同中宣部、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的指导意见》,从发布、传播、监管、社会监督等多环节发力,规范媒体和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知识发布和传播。
  米锋表示,互联网平台主体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责任,健全健康科普知识生产、审核、发布等管理制度,平台的编辑和健康科普知识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保证科学性、准确性和适用性。虚假信息应及时删除,防止误导群众。 (王美华)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