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花椰菜花球形成分子机制揭示
文章字数:688
  5月27日,笔者从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科研团队揭示了花椰菜的演化历程与花球形成的分子机制。这项成果填补了花椰菜高质量基因组研究的国际空白,让全世界“读懂”花椰菜基因密码。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
  花椰菜俗称菜花,其膨大的花球富含抗癌活性物质与多种营养成分。花椰菜在我国曾是稀罕蔬菜,种植面积很小,杂交品种依赖进口。
  为突破花椰菜育种技术壁垒,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团队经过不懈攻关,相继主持育成4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改变了我国花椰菜优良杂交品种短缺和花椰菜生产落后的局面。尽管如此,我国花椰菜育种的基础研究仍然薄弱,特别是基因组学研究严重滞后,缺乏对种群结构、驯化历史、花球形成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控机理的解析,制约了我国花椰菜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此次研究中,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花椰菜育种团队和该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团队,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林涛团队,历经6年持续攻关,升级完善了花椰菜基因组。借助基因组大数据,科研人员鉴定出9个与花椰菜产量、品质、抗病虫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关键基因。团队依托涵盖971个花椰菜品系及其近缘物种的变异组图谱,将花椰菜分为5个亚群,详细划分花椰菜群体结构,解析花椰菜分步驯化历程。
  “读懂”了花椰菜的基因密码,未来科研人员可以培育出更优质、高产、抗病抗虫的花椰菜新品种。国家花椰菜育种首席科学家、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孙德岭表示,研究突破了花椰菜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匮乏的瓶颈,极大提升了花椰菜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促进了我国花椰菜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变。(陈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