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农业现代化
文章字数:932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至关重要。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有效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竞争力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技创新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关键性技术的突破与应用。要加快推进种业科技创新。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围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水产等主要品种,大力开展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突破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等关键技术,要在重要基因挖掘等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要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整合科研育种研发力量,构建现代农作物生物育种技术体系,推进科研技术集成应用,促进科研成果与市场深度融合,全面建成高效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提高种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培育具有突破性的重大品种,切实提升种业自主可控能力。要强化农业绿色低碳技术供给,全面提升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升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通过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提高乡村地区的生态价值和生活品质;要加大国外先进实用技术和装备在我国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促进其规模化推广应用。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快速通道。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体系,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传统生产要素融合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降低资源消耗。扩大农业遥感监测预警技术应用覆盖面,应用大数据技术为农民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决策;推广智慧农业、智慧园区、智能加工,搭建农业生产物联网系统,对农业生产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发展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推动农产品销售电商化、冷链物流现代化,畅通产业链供应链渠道。
  人才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支撑。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农业人才,在农科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一批农学交叉学科,加强农业相关专业人才跨学科培养力度,提高创新能力和复合型素质,培养一批懂农业、懂工程、懂信息的高级人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服务支撑。 (邹星)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