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从荆楚文化到“淮楚文化”
——访淮南市史志工作者、文化学者姚尚书
文章字数:1211
  “说到楚文化,我们一定会想到屈原的辞赋、楚人的舞蹈、楚地的民风,我们一定还会联想到800余年楚国历史,由‘荆楚’到‘淮楚’的嬗递。”4月15日,淮南市史志工作者、文化学者姚尚书表示,楚国由江汉平原一路东迁,最终以寿春(今寿县)作为最后的都城,书写了持续的辉煌,让我们至今仍感知到那灿烂的楚文化。
  “荆楚”与“淮楚”是楚人发展播迁的主要过程。所谓“淮楚”是指楚国在淮河流域展开经营的一个历史进程,主题词是淮河,主要地盘直达江左。楚人进入江淮,以其文化影响改变江淮土著文化,而寿春受楚文化的影响尤为深刻。
  姚尚书介绍,楚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疆域的扩大,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地域文化,淮夷文化与楚文化的结合,形成了楚国后期有别于荆楚文化的“淮楚文化”,使楚文化形态更为丰富,魅力更为持久。
  公元前241年,楚考烈王迁都于寿春。楚辞的瑰丽文风也从江汉平原吹到淮河流域。汉代的文人继承了楚辞文风,并且有了新的发展。姚尚书介绍,汉淮南王刘安不仅喜爱楚辞,而且是辞赋行家里手,他主持编撰的《淮南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同时也是出色的文学巨制,现存二十一篇,以辞赋体叙事论辩,纵横捭阖,极富文学色彩。
  “公元前223年,楚国灭亡,楚国贵族出逃后,散居四方,落户之地仍然不忘郢都。寿县、淮南乃至江淮间,出现了无数以‘郢’为名的村落。时至今日,这一文化现象依然在安徽省地名中得以保留。”姚尚书说,从方言来看,淮南地区有个边界清晰的“方言岛”,虽然地处江淮官话区,却顽固地坚持“h”“f”不分,这种语言现象,在江淮地区殊为罕见,而在荆楚广大地区则很普遍,这也是楚文化的鲜活留存。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相对于中原地区而言,楚人并不太重视冠礼,而对于婚礼、丧礼、祭礼则比较重视,且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内容习俗。《寿州志》记载:“婚礼,论门第、辈行,重媒妁、通婚启,问名、纳采,动必遵礼;搢绅有亲迎者,拜堂,合卺……”通过这些习俗以及相应的仪式内容的记述,仍然能够感受到楚人对文化习俗的坚持。
  “为了楚国的生存,春申君胸中经营着一盘大棋:迁建都城、进占黄淮、开拓江东,为楚国寻求最后的战略支撑。”姚尚书说,春申君由寿春请封江东,营建城池、发展经济、惠及百姓,使江东变成楚国稳定的战略后方。在如今上海、苏州一带,春申君治理申江,疏通河道,抑制水患,种植水稻,政绩显赫,使江东地区成为楚国粮仓,“太仓”的地名据说由此得来,江东百姓因此对春申君心存敬意,为之立祠纪念。
  从荆楚文化到“淮楚文化”,因为春申君的原因,寿春一头连接淮河上游的中原地区,一头连起了长三角地区。“《上海地名志》显示,黄浦江、申江、春申江、黄浦区、黄申路、春申村等,均为纪念这位开‘申’之祖而命名。”姚尚书说,2002年9月,在上海申博成功的欢庆晚会上高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告慰春申君》。追古思今,2000多年前的春申君,给如今上海这座特大国际都市,留下了厚重的历史和无法磨灭的烙印。 (柏松)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