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宿州市灵璧县科技创新持续取得新突破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文章字数:1014
本报讯 去年以来,灵璧县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到“四个强化”,按下科技创新快捷键。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全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灵璧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激发创新生态的“活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宿州市灵璧县成功获批安徽省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创建单位,成功申报中央引导地方专项项目2个,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4个,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笑果农牧获批市级发酵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米谷众创空间成功申报为省级众创空间;协助百通达成功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12月份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增速居宿州市第一。
找准研发经费的“突破点”。联合统计、经信等部门,每月筛查研发经费应报未报、同比下降的企业,督促企业归集填报,做到应统尽统。积极走访儒特、百通达、飞松机械等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重点企业,点对点指导准确归集研发经费,2022年灵璧县研发费用上达1.58亿元。目前,灵璧县灵璧桂柳食品等9家亿元以上公司率先完成清零任务,灵璧县“两清零”100%完成,宿州市第一。
抓好高新企业的“着力点”。全力做好2023年高企申报工作,对2022年已入库培育企业逐一摸排走访,查缺补漏,开展申报帮扶,截至目前组织17家企业(复审7家,新申报10家)参加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超额完成43家目标任务;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推广工作,去年以来共协助94家企业完成自评备案入库,入库备案数量增速宿州市第二;多措并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1—12月份灵璧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县区排名第一。
打通产学研合作的“融合点”。扎实推进匠米辣、笑果农牧、九瑞农发、四联机械、灵璧县人民医院等14家单位与合工大、中国矿大、安农大、安医大、宿州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3个,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紧智力人才的“关键点”。先后开展线上线下院士对接活动3场,成功申报西北工业大学刘东教授和洛轴所宋晓波教授为市级领军人才,协助东耘庞玉华教授团队成功申报市级B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同时,选聘29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290个行政村“一对一”服务全覆盖,相关工作得到宿州市科技局表扬,被评为全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全媒体记者 朱明刚)
激发创新生态的“活力点”。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宿州市灵璧县成功获批安徽省第二批“省级创新型县”创建单位,成功申报中央引导地方专项项目2个,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4个,安徽儒特实业有限公司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笑果农牧获批市级发酵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米谷众创空间成功申报为省级众创空间;协助百通达成功申报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12月份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亿元,增速居宿州市第一。
找准研发经费的“突破点”。联合统计、经信等部门,每月筛查研发经费应报未报、同比下降的企业,督促企业归集填报,做到应统尽统。积极走访儒特、百通达、飞松机械等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重点企业,点对点指导准确归集研发经费,2022年灵璧县研发费用上达1.58亿元。目前,灵璧县灵璧桂柳食品等9家亿元以上公司率先完成清零任务,灵璧县“两清零”100%完成,宿州市第一。
抓好高新企业的“着力点”。全力做好2023年高企申报工作,对2022年已入库培育企业逐一摸排走访,查缺补漏,开展申报帮扶,截至目前组织17家企业(复审7家,新申报10家)参加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超额完成43家目标任务;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政策宣传推广工作,去年以来共协助94家企业完成自评备案入库,入库备案数量增速宿州市第二;多措并举推进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增长,1—12月份灵璧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县区排名第一。
打通产学研合作的“融合点”。扎实推进匠米辣、笑果农牧、九瑞农发、四联机械、灵璧县人民医院等14家单位与合工大、中国矿大、安农大、安医大、宿州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13个,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抓紧智力人才的“关键点”。先后开展线上线下院士对接活动3场,成功申报西北工业大学刘东教授和洛轴所宋晓波教授为市级领军人才,协助东耘庞玉华教授团队成功申报市级B级高层次人才团队。同时,选聘290名科技特派员,实现290个行政村“一对一”服务全覆盖,相关工作得到宿州市科技局表扬,被评为全市“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全媒体记者 朱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