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3月11日上演
文章字数:569
由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中共淮南市委宣传部、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将于3月11日19:30在合肥大剧院精彩上演。日前,笔者走进合肥市庐剧院探班,青年演员们正在为晚会火热排练。
庐剧,是安徽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流传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区,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与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并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走进合肥市庐剧院排练厅,现场演员们手拿戏曲道具“水旗”,正在排练。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在现场逐个指导动作,细扣每个舞台走位。
作为戏曲中经常出现的道具,“水旗”是在一块蓝白色布料上绘制水纹,形象地表示水浪,在戏曲经典剧目《白蛇传》中经常使用。
合肥市庐剧院创作部主任黄兴介绍:“今年是龙年,我们这个节目通过将水旗与舞龙相结合,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龙在海里来回翻腾舞动,是戏曲美学意向化展示。”
在本次“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中,合肥市庐剧院的演员们将参与两档节目的筹备。段婷婷说:“除了将戏曲中的水旗和肥西的传统非遗项目舞龙相结合,另一个保留项目戏曲联唱也将精彩纷呈。届时将会和淮南推剧、六安皖西庐剧进行一场集中展示。”
黄兴介绍:“在我们庐剧院的另外一个节目中,庐剧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将为大家进行一场多元展示和呈现,观众朋友们可以期待一下。” (夏伟)
庐剧,是安徽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流传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和江南的部分地区,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与徽剧、黄梅戏、泗州戏并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走进合肥市庐剧院排练厅,现场演员们手拿戏曲道具“水旗”,正在排练。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在现场逐个指导动作,细扣每个舞台走位。
作为戏曲中经常出现的道具,“水旗”是在一块蓝白色布料上绘制水纹,形象地表示水浪,在戏曲经典剧目《白蛇传》中经常使用。
合肥市庐剧院创作部主任黄兴介绍:“今年是龙年,我们这个节目通过将水旗与舞龙相结合,形成了波涛汹涌的大海画面。龙在海里来回翻腾舞动,是戏曲美学意向化展示。”
在本次“江淮之春”非遗传承戏曲歌舞晚会中,合肥市庐剧院的演员们将参与两档节目的筹备。段婷婷说:“除了将戏曲中的水旗和肥西的传统非遗项目舞龙相结合,另一个保留项目戏曲联唱也将精彩纷呈。届时将会和淮南推剧、六安皖西庐剧进行一场集中展示。”
黄兴介绍:“在我们庐剧院的另外一个节目中,庐剧的老中青三代演员将为大家进行一场多元展示和呈现,观众朋友们可以期待一下。” (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