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2.45万名创业者在肥逐梦
合肥市将进一步打造具有合肥特色的“双创”升级版
文章字数:1637
  春节刚过,合肥就迎来喜讯——成功入选安徽省2023年度推动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名单。在合肥,创新创业生态日益繁荣,仅去年就新搭建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7家,2.45万名创业者在肥弄潮逐梦。
  2年,成为1/8406
  2023年,合肥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994户,总数达8406户,同比增长31%。成为这1/8406,合肥冬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冬葵科技”)只花了2年时间。
  2021年3月,冬葵科技正式成立,踏入了创新创业的浪潮。在合肥创业的这两年,用冬葵科技总经理郑家宝的话来概括,就是“飞速成长”。
  直播电商行业方兴未艾,郑家宝选择“曲线弄潮”。通过为行业头部企业提供软件服务,冬葵科技陆续推出多款助力数字化运营的软件工具,开发出智能投放系统,为广大电商直播操盘手及主播提效促能。
  去年,冬葵科技发展迅猛,员工增加到40多名,全年营业额突破3000万元。郑家宝告诉记者,2023年4月,冬葵科技被评定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同年12月,又完成了向“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飞跃,成为合肥的1/8406。
  低价房租、政策优享让冬葵科技的创业之路走得顺畅。“我们入驻了合肥高新创业园的数字经济孵化器,在各种创业政策的支持下,前期的创业成本和资金压力都很小。”郑家宝说,他们已连续两年获得免抵押信用贷款,这让他们拥有充足资本投入到研发和创新当中。
  公司的飞速成长,有郑家宝的坚持,更有来自合肥的陪伴。
  比如冬葵科技入驻的数字经济孵化器,正是合肥打造创新创业支撑平台、陪伴创业者的缩影。去年,合肥建设了39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增量居全国第二;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9家,充分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
  真金白银完善“双创”生态
  细观每一个创业个体的命运,无不与所在的创业环境息息相关。市场中凭实力说话,在增进实力的过程中,“便利”“公平”是创业者们共同的诉求。
  于是,合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网通办”系统实现企业准入、变更、注销等申报专区在一个端口就能完成;“一中心、三体系、一网站”的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让市场环境更加透明、公平;减税降费等财税政策去年惠及6.43万户纳税人;助力创业的“政信贷”产品全年发放贷款520.75亿元、惠及企业9644户,“信易贷”产品创新融资服务体系,200余场政银企融资对接会帮助企业高效融资。
  笔者从合肥市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1~12月份,合肥市共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32.93万户,同比增长12.83%;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总量168.89万户,同比增长11.59%。
  今年2月,合肥获评“安徽省2023年度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明显市”,荣誉背后,政府不仅为企业掏出真金白银畅通成长之路,更有落实到每位人才的细致服务。
  去年,“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等校招活动如火如荼,全年招引大学生35.2万人,吸引2.45万名创业者在合肥逐梦。
  为鼓励高校院所人员创新,合肥去年还打造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52个高端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联合培养实践基地61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87家,助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专注科技创新的创业者,在合肥更是拥有一片“自留地”。如集聚创新资源的“科大硅谷”,对到片区内兼职的创新创业、社保关系不在合肥的高层次人才,可认定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享受科大硅谷创新创业政策。
  对于带着科技成果来合肥发展的人才,“科大硅谷”也建立了“拨转股、股转债”转化新模式,支持高层次人才创业等条款试点“拨转股”投入机制,允许团队按照约定期限和比例回购股权,在缓解财政奖补资金压力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创业团队的原始利益。
  在市级层面,为了推动科技创新与创业融合,去年,合肥加大力度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成立了5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合肥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仅去年一年,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就对接了多个省内外重点高校院所,捕捉科技成果4319项,推动成立企业636家。
  “今年,我们将着重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据介绍,合肥今年将继续提高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健全市场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打造出具有合肥特色的“双创”升级版。 (刘小容)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