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话热点讲体会谋发展三位厅局长亮相“直通两会”
文章字数:1609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如何办好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1月25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后,省两会新闻中心举办了第三场“直通两会”活动,三位厅局长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紧扣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建设“七个强省”奋斗目标,道出思路、吐露心声。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军:奋力开创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局面
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陈军在接受采访时说,安徽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明确了打造“三地一区”的战略定位和建设“七个强省”的奋斗目标,过去一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在科技强省方面,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强化,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科创、融创、共创的氛围日益浓厚;在制造强省方面,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壮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第4位,助力整个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2位;在生态强省方面,大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等结构调整,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入选全国“双碳”典型案例;在农业强省、人才强省、教育强省、文化强省方面,也都有很多的亮点成绩……
“2024年,要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力争汽车产量达到32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到120万辆。”在谈及2024年的重点工作和目标时,陈军表示,我省还将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20项工程;“一企一策”实施重点企业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水平谋划一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地标式项目等,“我们坚信,明年再来看,所见皆新貌。”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冯克金:安徽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2023年以来,我们全力以赴推进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建设,实力进一步提升、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进一步提高。去年,安徽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居全国前列,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我省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的42.9%、较2022年提升1.3个百分点。汽车‘首位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实现首位贡献。”冯克金说,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00亿元、跃居全国第3位,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16.1%。装备制造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
质量提高的同时,效益也在改善,活力不断增强。9项制造业科技攻关成果打破国外垄断,36项“三首”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个、并列全国第1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71户、总数达22711户,均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要落实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增长、育集群、调结构、促转型、提质量、增效益,加快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冯克金说道。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加快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
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二十连丰”,“千亿斤江淮粮仓”建设取得开门红;全省农民收入人均首次突破2万元,农民群众的“钱袋子”更鼓了;启动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和美乡村建设开启新篇章……2023年,“三农”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政府工作报告》全面部署了2024年“三农”工作,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我们将全力抓好落实,努力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新的一年,我们将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聚焦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四良两优”多点发力,让中国饭碗多装优质“安徽粮”。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我们还将全力打造彰显徽风皖韵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汪学军说,今年计划再创建200个精品示范村、800个左右省级中心村,把乡村的“美丽指数”转化为群众的“幸福指数”,并把更多资源聚焦到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上,深入推进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确保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稳定在180万人以上,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