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砀山县科协:汇聚科技力量增添发展动能
文章字数:3205
    省、市科协领导调研砀山县科技馆体系建设工作。


    县科协到烈士陵园组织开展2023·崇尚·清明祭英烈活动。


    县科协到砀城第三小学开展“科普启智追梦未来”前沿科技科普活动。


    县科协到马良民族村小学开展科普活动。


    县委副书记沈慧星、副县长许雷侠参加砀山县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


  一年来,砀山县科协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科协“四服务一加强”职能,立足岗位做贡献,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和各类科普阵地作用,创新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全县科普工作呈现出扎实推进、创新突破的新态势,全民科学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党的建设注重理论学习锤炼政治素养再提升
  抓“党建+科普”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砀山县科协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挥科技社团引领作用,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健全机制,强化功能,不断提高科协系统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关键少数”强化学习教育。砀山县科协加强党支部的班子建设,落实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全面履行抓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同时,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每周对标集中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确保以学促干,取得实效。
  抓重点人群科普,吸引人才提升科普队伍素质。依照《科普法》和《砀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的要求,深入开展五大人群的科普活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把基层科协组织建设作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以“三长带三会”为载体,吸引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优化基层科协组织人员结构,强化基层科普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服务水平。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履行“四服务”工作职责再强化
  推动全民科普,营造宣传氛围。2023年,砀山县科协贯彻落实《砀山县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等活动载体,广泛开展科普活动,积极组织各界人士参加宿州市公民科学素质大赛(第二季)线上线下比赛,分别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个人优异成绩奖。2023年全国科普日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活动主题,积极推进全国科普日活动有关工作,组织全县在全国科普日平台填报活动共计2000多个,通过审核1000多个,形成县镇(园区)、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参与科技工作者及群众数均有新提高,活动数量、质量均位居宿州市第一。2023年9月15日,联合10余家全民科学素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开展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全国科普日”主场宣传活动。9月16日晚,在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统一安排下,各部门通力协作,在环城河公园成功举行砀山县2023年全国科普日暨采梨节航模飞行表演,300架无人机点亮夜空,编组表演以三维立体图形为主,动态展示梨都风采,数万名群众参与,反响极佳,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和采梨节营造了浓厚而喜庆的氛围。县科协、唐寨镇2个单位及2个活动分别获得中国科协表彰,另有2个单位及2个活动分别获得省科协表彰。
  围绕前沿科技着力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点燃科技梦想。围绕青少年群体开展前沿科技系列科普活动,主要包括机器人表演、前沿科技展品体验、航空航天模型展示、人工智能、科普表演秀、科学家事迹巡展等,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探索热情,在他们心中撒下了“科技梦想”的种子,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与热情;邀请中科院老科学家、中科大教授组织开展“科学家前沿科技科普进校园系列讲座”7场次(其中3场次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涉及6所城乡学校,现场聆听师生2300余名,总时长达12小时以上,受益学生超过万人以上;举办“峥嵘百年科技兴国”我国科技百年发展史、“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主题应用”前沿科普主题展,砀山县科技馆“第一届青少年人工智能科幻画展”比赛收到作品273幅,64名学生获奖。通过科学实验秀、科普话剧的形式,将科学知识融于实验和话剧艺术之中,增进青少年对科学的理解,共举办前沿科技类活动200多场,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荣获省、市大赛奖项共32个,组织砀山中学20名学生参加中科协组织的“科技梦·青春梦·中国梦”高校科学营活动,组织30名困难家庭学生到市航校开展研学活动,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开展科普活动69次,向农村基层科协和儿童赠送科普读物20000余册。砀山县科协举办的“‘梨都绽放盛大开幕’暨砀山县2023年全国科普日航模飞行表演活动”“科学家前沿科技科普进校园系列讲座”两个活动荣获2023年安徽省前沿科技科普行动优秀活动,砀山县科协被评为省前沿科技科普行动优秀组织单位。
  着力推动科普信息化和科技志愿服务工作。2023年以来,砀山县“科普中国”App新增注册量2.57万人、月活量4万余人、科技志愿服务平台新增科技志愿服务项目799个(均居全市第一),新增科技志愿服务组织984个、科技志愿服务活动10588个(均居全市第二)。特色科普活动100余次,被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砀山县5名志愿者、5个服务队、5个志愿项目获宿州市科协表彰。
  培育科学素质,弘扬科学精神。砀山县科协举办“峥嵘百年科技兴国”科普主题展,1万余名师生接受教育,制作40名科学家精神事迹展板,开展科学家精神巡展34场,“砀山科协”微信公众号线上推送科学家精神事迹40期,“强国复兴有我弘扬科学家精神”原创励志科普话剧《我是中国人》校园巡演(县区站)启动仪式在砀山县砀城第一小学举行。同时,评选、表彰全县最美科技工作者24名,推选宿州市最美科技工作者1名,在砀山广播电视台、砀山科协微信公众号推出专栏,宣传全县最美科技工作者事迹,弘扬科学家精神。
  依托科普阵地,创新活动形式。砀山县科技馆自2023年3月8日开馆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次,举办了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全年累计开展课程与活动105场次,参与馆校合作38场次,与消防、应急、环保、气象、红十字会等单位合作开展活动5场次;开发STEAM教育课程2套共24个主题,制作表演秀脚本6套,目前在岗展教人员7人,运营经理1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积极投入工作,为观众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普服务。砀山县科技馆的科普活动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媒体报道,多家媒体对科技馆的特色活动报道共11次,不仅提高了知名度,活动内容也得到了广泛分享和传播,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参与。砀山县科技馆被授予“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宿州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加强科普示范引领,助力乡村振兴。为充分发挥农技协和各科普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的作用,协调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大力开展科技教育、农技普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各项工作。同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人才深入乡村开展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大田作物种植技术培训,有效促进了基层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一批先进实用农业生产技术得到推广和使用,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依托省食用菌技术协会砀山服务站的专业优势,组织砀山县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及乡土专家,为全县食用菌生产服务,极大地提升了县内食用菌栽培水平,其中砀山亲耳菌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发展为产学研为一体的食用菌企业,食用菌生产已达到工业化水平。另发挥各镇科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积极帮助种植户提升种植水平,采用现代化种植新技术,促进了种植水平及效益的大幅提升,锻造了像百思农这样位居全国前列的西瓜育种、种植及经营单位。
  2023年年初,砀山县科技馆等8家单位获得省“科普示范单位”称号,下半年,安徽龙润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单位被认定为2023年度安徽省科普示范单位。
  2024年,砀山县科协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开拓创新,强化科普惠民,抓好科普体系建设,加快全县科普事业发展步伐,推动全县科技进步,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砀山贡献科协力量。 (李珍珠)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