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怀感恩之心 走好振兴路
文章字数:1380
时光荏苒,转瞬间我和我的战友驻村生活已有800多个日日夜夜,从刚到村里的新鲜好奇,对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到逐渐融入村“两委”、广大农户和整个村庄大集体,已然习惯了晨曦透过浓密树林的第一缕曙光,也习惯了乡村静谧、安详的夜晚……。
在驻村工作中,我要感谢很多人,是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让我迅速适应并熟悉乡土人情和产业发展现状,掌握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感谢最贴近群众的村“两委”干部,是他们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让我切实学会如何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做群众拍手称赞的事,说群众乐于倾听的话。让我有信心、有能力、有方法开展政策宣传,让群众真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感谢身处乡村从事教育、医疗以及农牧渔业生产的党员同志们,是他们给予村党支部莫大的支持,在防范台风来袭、秸秆禁烧值守巡查、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并感受到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感谢扎根家乡、追梦希望的骨干同志们,在西瓜种植大棚里、稻田养虾的池塘中、成熟的高粱地上看到他们挥洒着汗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特别感谢上级的亲切关怀、选派单位的鼎力支持、家人的理解、朝夕相处的工作队战友,以及支持乡村振兴事业的朋友们,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回想驻村工作生活800多个日夜,我骄傲!回望驻村工作生活走过的路,我自豪!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中有我。为促进砖桥村更好更快发展,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认真细致走访调查,结合村情、民情谋划了“1心、2景、3园、4美、5基”发展规划蓝图,实现种植区、养殖区、村级产业园区三大发展区域划分,聚力打造“一主业四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加强村域“五治”融合中有我。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信访工作融入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选派单位开展“小王说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联合村党支部实施法制共建。推行党建引领“243”乡村治理模式,促和谐,保发展。
破旧立新树新风中有我。通过实行积分制管理、邀请专家到村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庆“三八”文艺汇演、送戏下乡、乡村古庙会等方式加强宣传,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等作用,和美乡村的新风气正逐步形成。
真心为民办事服务中有我。“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为民办事服务中我积极向选派单位争取支持,在秸秆禁烧、慰问困难群众、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帮扶村尽可能的帮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发挥主体作用,在为群众修建生产桥、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助农销售农产品中担当作为,努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村级增收,农民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驻村人的最大愿望。我们要把产业链做得更多更长,价值更高。“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将努力搭建沟通平台,力争实现在镇与镇之间、镇与村之间自由流动,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赢新发展。
希望在我们的任期结束时能为砖桥村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一个起步势头正强的中期发展规划,可以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可以是一个更团结、更和谐的村“两委”班子,也可以是一种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将心怀“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一步步走好脚下路,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演绎最多彩的青春乐章,向上级党组织、选派单位、选派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
在驻村工作中,我要感谢很多人,是他们给予我无私的帮助,让我迅速适应并熟悉乡土人情和产业发展现状,掌握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工作和生活中少走了许多弯路。
感谢最贴近群众的村“两委”干部,是他们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让我切实学会如何走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走进群众、融入群众,做群众拍手称赞的事,说群众乐于倾听的话。让我有信心、有能力、有方法开展政策宣传,让群众真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感谢身处乡村从事教育、医疗以及农牧渔业生产的党员同志们,是他们给予村党支部莫大的支持,在防范台风来袭、秸秆禁烧值守巡查、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并感受到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感谢扎根家乡、追梦希望的骨干同志们,在西瓜种植大棚里、稻田养虾的池塘中、成熟的高粱地上看到他们挥洒着汗水,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特别感谢上级的亲切关怀、选派单位的鼎力支持、家人的理解、朝夕相处的工作队战友,以及支持乡村振兴事业的朋友们,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力量!
回想驻村工作生活800多个日夜,我骄傲!回望驻村工作生活走过的路,我自豪!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中有我。为促进砖桥村更好更快发展,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认真细致走访调查,结合村情、民情谋划了“1心、2景、3园、4美、5基”发展规划蓝图,实现种植区、养殖区、村级产业园区三大发展区域划分,聚力打造“一主业四特色”农业发展模式。
加强村域“五治”融合中有我。在基层治理中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将信访工作融入党建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选派单位开展“小王说法进乡村”普法宣传活动,联合村党支部实施法制共建。推行党建引领“243”乡村治理模式,促和谐,保发展。
破旧立新树新风中有我。通过实行积分制管理、邀请专家到村召开乡村振兴座谈会、庆“三八”文艺汇演、送戏下乡、乡村古庙会等方式加强宣传,注重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等作用,和美乡村的新风气正逐步形成。
真心为民办事服务中有我。“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为民办事服务中我积极向选派单位争取支持,在秸秆禁烧、慰问困难群众、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帮扶村尽可能的帮助。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发挥主体作用,在为群众修建生产桥、保护儿童生命安全、助农销售农产品中担当作为,努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
“村级增收,农民致富”是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驻村人的最大愿望。我们要把产业链做得更多更长,价值更高。“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们将努力搭建沟通平台,力争实现在镇与镇之间、镇与村之间自由流动,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共赢新发展。
希望在我们的任期结束时能为砖桥村留下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可以是一个起步势头正强的中期发展规划,可以是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可以是一个更团结、更和谐的村“两委”班子,也可以是一种奋斗不止的精神状态。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我将心怀“功成必定有我”的决心,扛起属于自己的责任,一步步走好脚下路,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演绎最多彩的青春乐章,向上级党组织、选派单位、选派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