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文章字数:1364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对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乡村全面振兴。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征程上,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培养开放思维,做到内外结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解决好乡村全面振兴重点抓什么、怎么抓出成效等问题。要始终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聚焦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管理、模式等多维度创新。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让群众当主角。在充分激发本地区各参与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要培养开放思维,做到跳出乡村看乡村、谋乡村,跳出一域看一域、谋一域;注重资源整合,引导外部企业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此外,还要进一步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市场主体既能走进乡村,也能走出乡村。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势和宝贵资源。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路径。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农民享受更多生态红利。与此同时,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做好“两头”文章,即在源头上注重资源保护和节约,在末端注重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发挥好政策的牵引作用、制度的保障作用,通过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实现农民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筹融合,注重共建共享。推进乡村振兴应体现协调性。注重推进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一规划,让城镇、乡村各具特色,交相呼应。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重点和关键,增强内生动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乡村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同时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应彰显成果共享。通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群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持续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间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还要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奋力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需要我们始终把新发展理念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徐本禹)
培养开放思维,做到内外结合。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充分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解决好乡村全面振兴重点抓什么、怎么抓出成效等问题。要始终把握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聚焦产业发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进行技术、管理、模式等多维度创新。要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更加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结合,让群众当主角。在充分激发本地区各参与主体积极性、主动性的同时,还要培养开放思维,做到跳出乡村看乡村、谋乡村,跳出一域看一域、谋一域;注重资源整合,引导外部企业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让更多农产品走出去。此外,还要进一步鼓励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使市场主体既能走进乡村,也能走出乡村。
坚持生态优先,实现绿色发展。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优势和宝贵资源。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路径。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要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供给,让农民享受更多生态红利。与此同时,要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培养农民绿色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做好“两头”文章,即在源头上注重资源保护和节约,在末端注重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绿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体系,发挥好政策的牵引作用、制度的保障作用,通过擦亮绿色发展底色,实现农民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坚持统筹融合,注重共建共享。推进乡村振兴应体现协调性。注重推进乡村振兴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城乡布局结构,发挥城镇对乡村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统一规划,让城镇、乡村各具特色,交相呼应。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突出重点和关键,增强内生动力。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应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乡村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以点带面,分类推进,同时选树不同类型的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应彰显成果共享。通过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群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持续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间更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还要持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农民既“富口袋”,也“富脑袋”。
奋力开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需要我们始终把新发展理念牢记于心、落实于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徐本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