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俯首深耕耘 以科技之力绘就“和美”蓝图
文章字数:2949




基层科协是科协组织深入基层的触角,是科协组织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基层科协组织的作用和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太和县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为重点,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太和县科协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旗帜鲜明讲政治筑牢红色信仰之基
把握好“重中之重”,坚持“根本标尺”,是科协组织初心不忘、靶心不偏、信心不减的重要政治保证。在政治建设方面,太和县科协党组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和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以党建引领科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年初制定党建工作计划,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党风廉政建设4次、意识形态工作4次,进一步厘清党建工作思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制度,2023年,太和县科协党支部共召开支委会15次、党员大会5次,开展主题党日12次、讲授党课8次,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积极吸收开展年轻干部参与集体学习,进一步提升他们履职能力。
此外,太和县科协党组还充分发挥单位党组织在政策宣传、科学普及等方面的优势,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参与,主动与开发区唐路口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推进资源共享,努力在服务群众水平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高组织生活质量。2023年,太和县科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名,接收预备党员1人,同时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县科协通过走访慰问、“结对关爱”、主题党日、主题党课、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县科协以创建党建服务品牌为核心,找准创建服务品牌与科协工作的结合点,突出自身特色,以创建“党建引航向·科普向未来”机关党建品牌为契机,进一步引领科协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效能、积极服务大局,助力太和高质量发展。
上下联动齐推进发挥基层科协新优势
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基础。为了让科学知识以更加普惠和便利的方式“飞”入寻常百姓家,太和县科协不断创新科普宣教活动,集中力量牵头制定了《太和县2023年科普工作要点》并发至各有关单位组织实施,突出开展好“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智爱妈妈行动”“农村少儿爱科学”“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等主题科普活动,始终把宣传和科普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经常性开展科普活动,如在第7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评选出“太和县最美科技工作者”10名并召开座谈会,对部分优秀科技工作者代表进行了慰问;与安徽省科技馆、阜阳市科技馆联合,分别在曙光学校、赵集中心校开展了为期15天左右的“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活动,并在太和三中开展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安徽赛区比赛。据统计,2023年以来,《安徽科技报》对太和县科普活动和先进典型进行了4次专题报道。
除了开展好系列主题活动以外,太和县科协也积极响应各项政策号召,用心用情办好各项科教活动,在2023年的全国科普日期间,县科协积极组织开展了2023年全国科普日太和县主场活动,在县科协的牵头组织下,截至9月底活动结束,太和县全国科普日开展的活动进行网上申报,共审核通过活动400余场,并向阜阳市科协推荐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和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参加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及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评选,其中太和县赵集乡人民政府被中国科协评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太和县2023年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被评为2023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是希望。为了切实激发县域内广大中小学生群体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太和县科协把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高位推进,牵头举办了2023年太和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60项,其中一等奖31项、二等奖57项、三等奖72项,科技教育创新学校10个,优秀科技辅导员10名;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在2023年阜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太和县参赛队伍取得了优异成绩,太和县科协推荐的部分优秀作品获奖总计39项,并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奖项。精心策划的竞赛给了孩子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在日常工作中,太和县科协也不忘拉近与青少年群体之间的距离,邀请省内各大高校的专家开展“安徽省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活动。“科技改变生活”“人工智能的奥秘”“电脑里的世界”等系列讲座精彩纷呈,为孩子们送去最前沿有趣的科学知识。
提振信心挖潜力构建特色科普示范体系
地方科协连着基层,地方有执行力,科协工作才能真正“接长手臂、扎根基层”。为更好地加强科普宣传,扩大科普接触面,太和县科协积极推进科普阵地建设,向省科技馆申请一套中国流动科技馆展品,在全年展览任务结束后落地太和;参与阜阳市区域换展项目,承接6套科普展品中的一套,并同其余5套展品进行交换展览;“科普太和”微信公众号坚持线上常态化推送科普作品;利用现有宣传栏、微信、公共LED屏、科普教育基地等载体,向群众宣传系列科普知识等。
在线下做好各项科普服务之余,今年以来,太和县科协还聚力拓展宣传范围,扩大科普工作影响力,依托“大美志愿”微信公众号平台,强化对全县科技志愿者服务组织和队伍的规范管理,将科普活动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同时,结合“前沿科技”科普、科技志愿服务等工作,县科协积极推动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科普资源传播分享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3年11月,科普中国太和县共注册科普信息员6.5万余名,位于阜阳市第二,科普信息传播量达6900余万次,位列阜阳市第一,并将持续把科普中国App优质科普资源利用好传播好,有效打通了科普传播“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基层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全县全民科学素质、建设美丽太和作出新贡献。
活动有创意,服务有心意。在太和县,2023年共有9家企事业单位被阜阳市科协授予“阜阳市科普示范单位称号”;安徽有机良庄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协申报的“鱼-光伏-农作物”工程化集装箱循环水绿色养殖技术集成和应用项目获第十届淮海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公司董事长陈金良被省科协授予“2023年安徽省创新达人”称号;太和县胜杰家庭农场宋庆海入选中国农技协“百强乡土人才”;安徽省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被中国农技协授予2023年“百强农技协”荣誉称号……这些乘势而起、扶摇直上的企事业单位是太和县科协坚持守正创新、密切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做好各项资源平台建设的生动写照。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新时代绘制新蓝图,新征程吹响新号角。接下来,太和县科协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切实发挥好科协组织人才荟萃、智力密集、学科齐全的资源优势,聚全力打造温馨且充满活力的科技工作者之家,为太和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全媒体记者 李伟 黄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