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点燃科学热情 激发科创动力
文章字数:2018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地。
为促进利辛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全面深入开展,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技辅导员队伍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2023年12月29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利辛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暨发明创造大赛在利辛县第七中学举办。
助力少年成长“科创梦”
本届大赛由利辛县科学技术协会、利辛县委宣传部、利辛县教育局、共青团利辛县委员会、利辛县科学技术局、亳州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利辛分公司共同主办,利辛县第七中学承办。
利辛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陈静宣布大赛开幕,她表示,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力量,是人类的重要生产力,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是面向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
通过参与比赛,各位青少年朋友们将有机会学习和应用科学知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实践自己的科技项目。希望此次活动办成一届高水平、高层次、有特色、有亮点的大赛,在全县掀起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热潮,助推青少年科普工作健康快速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利辛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暨发明创造大赛是面向全县在校中小学生开展的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的科技教育活动之一,是目前全县中小学各类科技活动优秀成果集中展示的一种形式。大赛旨在为利辛县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搭建一个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展示交流的平台,培养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的科学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蓬勃开展,鼓励优秀人才的涌现。据了解,本次大赛共分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和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三个项目,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征集,大赛组委会共收到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162幅、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48项、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12项、参赛作品共计222项。
为了本次大赛更好地组织实施,大赛成立了由县科协、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团县委、县科技局、县新华书店六家单位有关领导共同组成的利辛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县科协,负责大赛的具体工作。在赛前还组织开展了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辅导,分析讲解大赛规则,邀请一线老师交流比赛经验,提高科技辅导员的实践水平。
同时,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开展相应工作,初选出优质作品参加比赛。大赛组委会组织开展资格审查、专家评审,公布获奖名单、印发获奖通知、颁发证书等,并择优推荐参加国家、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专家评委认为,本次大赛的作品特色鲜明,制作精致,想象丰富,同时具备创新性、实用性、科学性、完整性和社会性,含金量高。作品项目内容涉及到人工智能、生态环保、家庭日常生活等方面,体现了同学们用科学思维观察世界,创新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勇于探究实践的勇气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打造科创交流“嘉年华”
利辛县首届青少年科技创新暨发明创造大赛的举办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科创梦,实现了科学与教育的“双向奔赴”,也是属于广大青少年科技爱好者的学术交流“嘉年华”。
大赛现场,同学们与专家评委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并在大赛公开展示环节展示自己的创新科技作品,分享他们研究过程中的所想与所得。
这些看似稀奇古怪的发明创意产品却蕴含了力学、光学、压强、浮力等很多科学知识,有些还可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大难题。大赛中很多同学的作品灵感来源于生活,比如火锅生熟食材分离器、足动力自热鞋垫、双饮杯等,就是通过运用日常工具和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作品。在活动现场,像这样的发明创意产品还有很多,每一项发明创造都是从提出问题出发,通过问题分析后,研究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产品。此次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仅增长了大家的知识,更激发了青少年们对发明创造的兴趣。
“科技创新大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可以相互欣赏其他同学的优秀作品,更好地了解科学。”来自利辛七中的杨珺瑶表示,以前谈到科技,我们首先可能会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蛟龙深潜、载人飞天、量子通讯等这些似乎离我们遥不可及的事物上,实际上,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已经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大赛的举办一方面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通过看别人做东西,我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收获很大。
利辛县青少年科技创新暨发明创造大赛是集中展示利辛县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成果的重要平台,是培养青少年的科技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接下来,利辛县科协还将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造激情,引领更多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在创新实践中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利辛县科技创新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赵侠 岳涛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