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安徽省气象学会:听风读云 让气象走进民生
文章字数:2709
    2022年全国科普日安徽主场活动。


    安徽省气象学会承办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启动会暨气象探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安徽省气象学会秘书处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会简介:
  气象事业是科技性、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安徽省气象学会成立于1961年11月30日,致力于气象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和人才培养,是发展安徽气象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近年来,省气象学会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广大公众、各行各业提供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服务,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徽省气象学会获得安徽省科协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自2015年连续获得中国气象学会授予的年度先进气象学会秘书处,其中2022年度是唯一一家获得先进气象学会秘书处拓展奖的省级学会;推荐参加中国气象学会开展的第三批“气象教育特色学校”命名工作,安徽省阜阳市东清小学等3家学校获命名;推荐参与长三角优秀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马鞍山市气象学会科技志愿服务队”“省学会秘书处刘忠平”和“校园气象科普 助力防灾减灾”分别获优秀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科技志愿者及优秀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评为2023年度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4A”等级。省气象学会牵头创作的《把脉天公 问诊苍穹》获中国科协2022年“科学也偶像”短视频征集活动优秀视频奖,全国气象部门仅2家。
  标定政治引领“卫星图”明辨方向不迷航
  安徽省气象学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大力推进气象科学普及、气象学术交流、人才举荐以及学会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依托学会党的工作小组建设、理事单位党委(党支部)以及党员先锋作用,有效推动了高质量气象科普创新发展。
  学会完善党建方案,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推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安徽省气象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先锋队为切入点,开展气象科技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围绕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打造特色气象科普品牌、科普基地建设、青少年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成果推广应用,提高党员在气象科普人才中的比例,充分发挥党员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进党建与科学技术普及深度融合。不仅如此,安徽省气象学会还参与省科协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征集,提交的《安徽省生态气象价值挖掘及货币转化对策研究》获立项,完成项目研究并提交决策咨询报告。
  关注服务满意“晴雨表”履职尽责不动摇
  “学术交流可以促进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创新,提高学会会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胡雯说。为推动安徽省气象事业发展,加强成果的交流与研讨,省气象学会积极整合各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充实专家库建设,夯实科技服务及决策咨询服务智力基础。每两年举办一次“淮河流域暴雨·洪水学术交流研讨会”,目前已举办八届,促进了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淮河流域四省在暴雨洪水气象监测技术、预报预警方法、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借鉴和提高。
  此外,借助安徽省气象局与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契机,省气象学会于2020年创办了“气象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现改名为“江淮风云”气象科技创新论坛。学会还积极参与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并承办第十九届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将学术活动信息推送给会员。借助区域性的、跨省、跨行业的交流平台,会员们广泛交流、深入研讨,开阔思路和眼界,为今后的工作带来新动力、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树立了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的品牌形象。
   拓展职责领域“外气层”积极作为不懈怠
  气象科普下基层,到达最后一公里。为推动气象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和气象科普活动品牌建设,大力营造浓厚的气象科普氛围,不断增强高质量气象科普有效供给,省气象学会充分利用“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科技周”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气象科普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四进”系列活动。切实发挥气象科普宣传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重要作用,让气象走近群众,用宣传点亮生活。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学会开展科普工作的重要群体之一,面向省内广大中小学生,学会精心打造了四赛二队一网一认定的“4211”科普活动品牌即“安徽省气象科普作品创作大赛”“安徽省中小学生气象科普竞赛活动”“安徽省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安徽省气象科普知识网络竞赛”,以赛促学,拓展科普影响力,并聚力充实“科学传播专家团”及“安徽省气象学会科技志愿服务先锋队”,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同时,用好、用足线上平台,完善学会网站,充实科普宣传内容,重点建设《中学生气象知识与实践配套网站》,让精彩有趣的气象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学会会一直坚持‘科普’和‘学术’两翼齐飞,扎实做好科学普及和学术交流活动品牌。做贴近群众的‘科学老师’,提升他们对气象知识的兴趣。”省气象学会理事长胡雯表示。近年来,学会在创新科普活动、搭建科普平台上下足功夫,积极开展校园示范气象站实验学校项目建设,推动“双减”形势下气象科普和青少年素质教育深度融合;联合多省开展“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系列科普校园行直播活动,举办科普讲座21场,惠及全国2000多所中小学的50多万名学生;创建“科而优则普”科普品牌,依托安徽省气象局、安徽省科学传播专家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资源创建“科而优则普”系列科普讲座及科普视频等,已开展科普讲座10余场,线上线下共计10多万人收听收看。自主研发“江淮风云”微信小程序,开展安徽省气象科普知识网络竞赛,吸引全省130多家学校共计1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积极推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及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评审工作。根据《安徽省科协关于开展2021-2025年度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和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认定推荐工作的通知》(皖科协普秘〔2021〕68号)要求,完成全省气象部门科普教育基地有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报推荐工作;根据安徽省科技厅《关于开展202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工作的通知》(皖科智秘〔2021〕327号)要求,完成2021年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推荐工作。同时,有2家被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7部委联合认定为“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立足新发展阶段,安徽省气象学会将持续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理事长胡雯表示未来持续发挥气象工作对安徽省城市防灾减灾、重大活动举办、精细化管理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作用,在发展中服务气象科技创新,服务气象科技人才成长,服务全社会防灾减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安徽模式”,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添彩。
  (全媒体记者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