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创新争先示范引领树榜样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做强科创之翼 引领绿色发展
文章字数:2823
    开展走基层为会员服务活动。


    第十九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分论坛第十届安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下基层开展评估。


  学会简介: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成立于1953年,是由全省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科普性、非营利性、5A级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70年来,汇聚了全省各类人才和技术资源,在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等服务及学会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学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组织构架,在畜牧、兽医、草业科学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会员能力明显增强,为我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全省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企业、社会、管理部门的好评。
  学会始终坚持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宗旨,不断深化工作内涵,努力打造了四会二奖一刊一网的“4211”办会和服务会员品牌。学会在做好为全省畜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同时,与地方科学技术协会、教学、科研、企业合作,共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科协服务站,创新社区科普和科普基地,建设学会智库团队,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参加政府购买服务和建言献策,搭建“站地库”公共服务产品平台,学会还推进秘书处改革,完善秘书处“四委三部”架构和功能,常务副秘书长专职化,建立了ISO9001学会质量管理体系。
   发挥专业优势 助力乡村振兴
  山野乡间,田连阡陌,鸡犬桑麻,牛羊遍地。这是理想中的田园美好生活,也是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畜牧业是我国农村发展的传统产业,相比其他产业,畜牧业关系到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畜牧企业产业链长,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强,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通过不定期地组织专家深入乡村,养殖、加工企业,调研企业发展现状以及当地中小养殖户的技术和产业需求,开展精准服务,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助力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亳州市谯城区、灵璧县、天长市等地区,一些农户在养殖过程中,囿于没有掌握较好的养殖技术,效果一般。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得知这一情况后,十分重视,组建起专家团队赶赴当地。“不同品种的牛羊在饲养过程中有何区别?”“鸡鸭发病以后怎样应对处理?”“如何才能实现养殖空间的最优安排?”一个个问题接连抛出,这些都是大家在养殖过程中最关心的。学会专家对养殖户们挨家挨户进行培训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传授专业技术,让大家真正掌握科学养殖的方法。
  近年来,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不断壮大,组建了牛羊学分会、小动物医学分会、智能畜牧分会、家禽学分会,社团规模不断发展。多年来,省畜牧兽医学会的专家团队不辞辛劳、不惧艰苦,游走在贫困村县,深入田间地头、鸡舍牛棚,真正走进了养殖户们的心里。省畜牧兽医学会家禽学分会组织省专家团队,分别深入安徽新联禽业、繁昌五华鸡保种场和安徽华栋山中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指导和帮扶企业开展种鸡禽白血病净化检测工作,为企业顺利开展种鸡禽白血病净化、提振净化信心提供了技术支持。小动物医学分会多次组织会员深入合肥市社区、街道,开展犬证办理,犬证年审,注射狂犬疫苗,为犬、猫提供免费常规体检、健康咨询等志愿服务。牛羊学分会组织专家、科技志愿者多次赴阜阳、亳州、六安、蚌埠等地开展肉牛健康养殖和疫病防控技术服务,学会专家为肉牛养殖户、技术人员开展肉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与保健课程,并针对肉牛养殖中常见问题进行座谈交流,针对肉牛品种选择、基础母牛饲养、饲料搭配、极端天气下肉牛养殖应对措施以及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养猪学分会积极推动安徽省黑猪产业保种和开发利用,开展技术服务和产业发展培训,搭建省内黑猪养殖企业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围绕安徽省黑猪产业发展,重点从“品种选育、饲养标准、疫病防控、品牌渠道”服务会员,助力我省黑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新服务理念激发科创价值
  历史积淀,创造辉煌,70年来,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在政府部门的有力带领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年来,学会以‘服务+’为宗旨理念,通过组织建设、平台建设、能力建设、品牌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多渠道为产业服务。”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董卫星向记者介绍道。省畜牧兽医学会充分发挥人才、技术优势,深度开展长三角三省一市学会间的合作交流,近两年来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和第四届长三角畜牧兽医论坛,参会人数500余人,充分体现了区域内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的参与热情。同时,学会注重加强与地方科学技术协会的合作,建立亳州市谯城区科协、灵璧县科协、天长市科协、宿松县科协四家服务站,通过“产业科创大会”“我为群众办实事”“动物食品安全社区行”以及座谈会等活动形式,开展产业技术与信息交流,为近百家企业提供了咨询、培训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科创水平。
  “为全省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搭建交流、服务平台,聚集行业科技人才力量是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的重要一环。”学会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舞台,学会副秘书长赵辉玲荣获2022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学会监事长陈兴勇荣获2023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学会通过在网站、微信公众号、杂志等多渠道宣传副秘书长赵辉玲与监事长陈兴勇的先进事迹,号召全省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创新争先、自立自强。
  强化科普职能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作为学会的工作重点,发挥学会科技优势,以现代畜牧养殖业的科学思想和实用技术向领导干部和基本农户进行科普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精神。学会秉持“提升科学素质从身边做起”的信念,学会聚焦主题科普,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服务。凝练动物福利和文明和谐两大主题,与业务部门和地方科协合作,举办“养殖与生态文明”主题科普及夏令营活动。2022年11月11日,学会组织亳州市利辛县中专职业学校农林专业的学生和安徽科技学院动科院的研究生到利辛县欣浩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观。该公司总经理高亚成带着学生们参观了养牛场的饲养全过程,详细给学生们讲解了粪污处理、有机肥还田等知识。理事长董卫星还向学生们介绍了活动背景,通过这样的科普活动,根植了学生们的“爱农”情怀,共筑当地强农兴农乡村振兴梦。
  中兽医学是中华医学遗产中的一枚瑰宝,其独特创立的“治未病”预防理论和自然疗法,可以有效做到人病兽防,关口前移。2019年,六安市重建元亨中兽医博物馆,以展示元亨兄弟从事兽医实践和著作《元亨疗马集》的历史。省畜牧兽医学会积极参与元亨中兽医博物馆的筹建工作,参与元亨中兽医博物馆设计讨论,主动在全国范围征集中兽医文物,为中兽医教育与科普基地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一份力量,助力将元亨中兽医博物馆打造成六安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未来,学会将继续以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中心工作,继续团结带领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立足本职工作,勇于创新,扎实工作,以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卓越奋进的科研态度,助力安徽省畜牧兽医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奋力在新征程中创造出新的辉煌。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