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驻”进群众内心“帮”出一片真情
——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白岭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童方春心得体会
文章字数:1486
  2017年5月,我被选派至池州市东至县香隅镇白岭村任驻村第一书记,有幸成为白岭村脱贫攻坚的亲历者与见证者,见证了白岭村一步步摘掉“穷帽子”变成“幸福村”,幸福感油然而生。2021年在第七批选派工作结束后,我选择继续担任第八批选派干部,留在白岭村继续工作,回顾驻村的6年多时光,让我深刻地感悟到驻村就是驻心,只有一心为民,多了解民意、多接接地气、多办实事,才能“驻”进群众内心、“帮”出一片真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驻村要坚持党建引领,增强乡村振兴底气。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驻村后,我一直把建强村级党组织作为驻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时刻保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的工作热情,强化党建指导意识,为扎实开展驻村工作夯实理论基础。大力抓好党支部学习,协助村党支部制定党课学习计划,扎实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让组织生活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充实,不断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调研、多方挖掘,吸纳3名优秀青年加入村干部队伍。为进一步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我全力配合香隅镇党委工作安排,协助圆满完成白岭村“两委”换届工作,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新鲜、强劲的内生动力。2021年底换届后,白岭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共5人,有致富能手2人,有效增强了党组织带富致富能力。另一方面,大力鼓励在外务工能人回乡创业,吸引了能人来村创办“池州市四新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池州市红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后期走“农旅融合”发展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2021年,白岭村先后获得了池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池州市“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战斗堡垒不断筑牢。
  二、驻村要聚焦产业发展,实现强村富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产业才是硬道理。只有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才能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白岭村山清水秀,山林坡地多适合发展特色种养殖。经过探索与实践,多次外出调研,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共同谋划下,先后建成杨梅园、荷花园、菊花园、黄精园、桃园、梨园、枣园和茶园,这八个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经果林采摘基地。目前,全村种植黄桃100余亩、白茶280亩、秋酥脆枣45亩、杨梅60亩、梨子40亩等,昔日的荒山蝶变为群众致富的“花果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采摘,实现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依托白茆水库秀丽风景,我与村“两委”班子商议后决定走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休闲旅游,建设浮岛森林山庄。近年来,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乡村旅游路线,发展旅游经济,让资源“活”了起来、资产“动”了起来。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83万元。
  三、驻村要用心为民办实事,增进民生福祉。
  驻村干部作为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对群众一定要有感情,走在一起、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够与群众越走越亲近,让群众真心实意支持配合驻村帮扶工作。群众利益无小事,驻村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勤入户、细走访,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纠纷,积极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多方争取支持,办实事、办好事。自2017年以来,驻村工作队累计争取各类项目资金4000多万元,大力实施民生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当好驻村第一书记,要做到心里装着群众、脑中绘着宏图、手上握着方法、脚下接着地气。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将始终初心不变、奉献为民,与村干部拧成一股绳,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真情打动群众,让群众的“钱袋子”更鼓,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本版稿件由省选派办提供)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