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09版
发布日期:
2023年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宣讲代表风采
文章字数:400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安徽省科协联合省经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共同组织开展2023年安徽省企业“创新达人”宣讲活动,选树一批在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模式创新、产品创新中积极作为的企业家,一批在重大科研项目、基础技术研究、“卡脖子”技术攻关中贡献突出的创新能手,一批在某个领域、某类产品、某道工序深耕数载、专业精湛的技能工匠,组建企业“创新达人”宣讲团开展宣讲活动。
  为展现我省企业科技工作者坚守“匠心”、奋力创新的昂扬风采,大力宣传他们在科技领域取得的积极进展和突出成绩,营造全社会良好创新氛围,激发全省广大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深入宣传“创新达人”先进事迹,讲好“创新达人”创新故事,本报特推出专版刊登“创新达人”宣讲代表先进事迹(详细报道见安徽科技报微信公众号)。

  章云

  回报桑梓赋能乡村振兴




  章云,国家级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绩溪袁稻农业产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中日维丰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兼职教授,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袁稻华东研究技术中心创始人,主持开发多个超级绿色杂交水稻产业化中心暨小型合作社基地,形成了有“稻稼云社”自主品牌的米制品及“种肥药”农业机械一体化运作管理模式,获得省级科技成果46项。返乡创业几年来,章云不断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了解农村政策,做好农户的技术指导员,农村政策的宣传员。他经常到基地、到田间,手把手认真、细致地教授社员、农户技术创新要领,从育苗、施肥、诊病、打药到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做到悉心指导。他恪守诚心、真心、实心、爱心的“四心”精神,不断拓展诚信的外延和内涵,在科技创新、创建服务、质量诚信、保障员工福利、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晏荣涛

  做创新路上的“追梦人”




  晏荣涛,安徽亚兰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007年从业以来,他始终坚守在生产车间一线,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和积极的创新精神让他在科研路上一往无前。近年来,他和同事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先后革新11项生产工艺,获得国家专利授权6件,他本人荣获江淮工匠标兵、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殊荣。由于成绩突出,晏荣涛被滁州市人社局破格评定为车工“技师”,从一个农村青年,成长为机械加工行业的行家里手、公司的技术骨干,在公司树立了一面大家争相学习的旗帜,成为青年员工竞相追赶的标杆。2019年,公司成立“晏荣涛技能大师工作室”,为企业发展培育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出5名技师、13名高级工和21名中级工,被认定为“滁州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安徽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

  赵海

  研发显身手 创新不停步




  赵海,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高级主任研究员。从业至今,他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35项,凭借优异的科技创新成果,近年来先后荣获“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宝武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23年被评为“马鞍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他先后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攻克车轮方面多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支撑了国家铁路系统重大项目及工程的建设。赵海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修订了我国沿用三十余年的国家标准GB/T8601-2021《铁路用辗钢整体车轮》,使我国车轮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发的重载车轮、大功率机车车轮获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钢协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专利金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安徽省创新争先奖1项。

  姜利

  用科技“酿造”健康白酒



  姜利,工程师、酿酒师,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及管理核心骨干,企业食品安全研究带头人。多年来,她主持开展了多个研发课题,主持制定《DB34/T3561-2019酿酒原料常规指标的测定方法近红外法》等5项标准,均在安徽省内推广应用,为技术操作提供了规范。针对行业技术难题“浓香型白酒氨基甲酸乙酯控制技术”,她从技术层面打破了白酒出口瓶颈问题,在突破了贸易壁垒的同时防患国内出台限量标准造成的风险。她还研制了智能化培曲环境控制系统、在线自动摘酒系统与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系统联动,集成创建了智能酿造与质量数据管控联动系统,实现了传统白酒产业的数字化管理,形成了白酒独特的智能化生产模式,提高了企业的质量管理决策能力。她主持的2个项目通过省级成果鉴定,其中一项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多次被公司授予“专利发明先进个人”称号。

  曹开法

  深耕一域书写使命和担当




  曹开法,安徽科创中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主攻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方向的研究及成果转化,成果颇丰。他曾任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多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开发,并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其中申请专利31项,获得授权22项。作为公司团队领头人,他牵头发明设计的环境监测系列产品采用监测预警、污染物精准溯源等技术,极大提升了环保监测水平,助力政府科学制定大气污染防治决策,为我国环保事业不断作出新的贡献。该产品技术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安徽省内首创,填补了安徽省内在智能大气环境监测领域的空白。他先后荣获2018年“创客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合肥赛区优秀奖、2021年度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2022年“安徽工匠”等奖项。

  黄昌文

  扎根企业 激发创新动能



  黄昌文,安徽安簧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始终专注于研究一线,倾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司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转型升级努力工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30多项。黄昌文立足行业前沿,带队开展技术攻关,实现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2007年主持安徽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汽车轻量化的少片簧关键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相关技术成果荣获2013年“安庆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22年,他主持的《汽车轻量化的高应力钢板弹簧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其本人先后获安徽省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安徽省“115”创新团队带头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庆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安庆市首位产业高层次人才等称号。

  曹学涛

  煤海里的“掘金人”




  曹学涛,高级技师,中煤新集口孜东矿首席技师兼固定队机工班长。由他名字命名的“曹学涛劳模创新工作室”被安徽省总工会授予“安徽省劳模创新工作室”,被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凭借精湛的手艺和勤劳朴实的人品,他先后获中国好人、全国劳动模范、江淮杰出工匠、安徽好人等荣誉称号。曹学涛在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针对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技术革新,取得了“更换衬垫新工艺、摩擦式提升机调绳工艺、主井装载舍板改造、定量斗翻板油缸设计、副井操车系统改造、风井粉尘泄漏装置、提升钢丝绳涂油装置”等30余项技术创新成果,实现了从“技能大师1人做贡献”到“‘1+N’做贡献”的提升,先后带出专业骨干50多人,个个都能独当一面,成为行家里手。

  黄小毛

  匠心逐梦 技能成才



  黄小毛,冶金专业本科学历,从事金属材料铝包钢生产技术已有30年,2011年任黄山创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任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分管生产、技术和质量工作。截至2022年末,作为主要参与者获得27项专利。从业至今,他先后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黄山工匠”等多项殊荣。黄小毛敢于担起重任,带领团队奋战在生产一线,在制定产品工艺标准时,经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整夜守在生产一线,最终取得了最佳的工艺方案,并固定成为工艺规范。每道工序的关键工艺,他都经过反复试验、论证,最终形成一套标准的工艺标准,所有生产工艺完成修订后,他也培养出了一批技术人才。在他的牵头下,公司组建了一支拥有30余人的科研团队,并先后牵头建立了安徽省铝包钢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安徽省铝包钢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3个省级自主创新平台。

  刘磊

  锚定绿色低碳目标



  刘磊,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徽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他在界首成立安徽嘉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亿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鑫纪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在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PMI指数不断下滑,全国开展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的时代大背景下,刘磊组织高端人才团队携带国内领先的多功能绿色TPU/PET复合织物材料项目,在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县界首市落户发展,与地方产业形成良好对接,有效提升再生PET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他先后获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人才、安徽省“特支计划”创业领军人才、安徽省“五四青年奖章”、安徽省“安徽好人”、阜阳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阜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刘磊表示,创业之路没有捷径,实实在在做人,脚踏实地做事才是根本。

  刘傲

  打造智慧平台 服务创业青年




  刘傲,芜湖数字信息产业园有限公司创始人,芜湖市弋江区政协委员、安徽省“筑梦”创业导师、芜湖市企业服务联盟首届秘书长、芜湖创业服务联合会秘书长,曾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芜湖市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刘傲深感青年创业群体具有很大的成长潜力和创业活跃度,他秉持“打造智慧平台服务创业青年”的理念,建设运营聚集创业要素的新式创业载体——“易恒云创众创空间”,截至2022年,在孵企业数近500家;打造数字化创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创新服务云端化和智能化,该平台被评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目前已联动十余所高校,对接青年人才10万人次,孵化创业企业1000余家,在芜湖、宿州、亳州等地搭建青年创业社群100余个,链接青年群体数量超5万人次,通过社群举办培训、讲座等活动近200场次,助力2万人成功就业创业。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