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版
发布日期:
“农”墨重彩写人生 情系乡村续华章
——记无为市开城镇都督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俞淼
文章字数:2864
    俞淼参加无为市民俗文化节农产品销售。


  俞淼,1988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现任芜湖市乡村振兴局综合科科长、无为市开城镇都督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
  驻村以后,俞淼紧紧团结、依靠村“两委”干部,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建领航、干部领头、产业领路、服务领先、群众领跑”的“五领共富之路”,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75万元增长至2023年的300万元,实现收入翻两番。同时,他积极发挥选派干部优势,全力争取各项资金资源,为都督村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共建设了1个党建广场、1个党群服务中心、3个省级美丽乡村、1个美丽宜居村庄以及文泉公园、亲子露营地、创富中心等3个文旅打卡点。驻村期间,俞淼获得“安徽省优秀共产党员”“芜湖市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
  强化班子 狠抓党建
  第一书记要突出“书记”的职责,作为书记,第一要务就是抓好党建工作。“村里已经好长时间没开展过党员活动、开过党员大会了,我们这些老家伙还想着多交几年党费,多听听党的教诲。”瓦二自然村老党员的一番话让俞淼认识到农村党建绝不是无关紧要的工作。
  抓党建,首先就是抓村班子建设,要让村干部意识到党建引领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带动全村党员发挥作用。为了解决好村干部思想认识问题,驻村第一年,俞淼在村里建立了“周例会”工作制度,做到会前有学习,会中有讨论,会后有决策。“俞书记是个非常认真的人,他不仅自己重视学习,还会指导我们学习,他给我推荐的两本书对我非常有用,我还听了他的建议去考了成人本科,现在也能说自己是个大学生了。”都督村村干部徐刚说道。经过2年的常态化学习,村干部的学习意识明显提高。同时,俞淼每年还会组织村干部外出学习,至今为止,已先后去了湖州、南京等地。
  要说加强学习是增强内力,那么考核就是在外力上下功夫。俞淼到湖州市长兴县取经,经过反复研究、取其精髓,最终确定了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考核办法。在“面子”上,都督村实行“月晒分、季评议”,即每月进行述职,由镇分工干部、村书记、第一书记进行打分;每季度结合党员大会,请党员群众进行评分,同时让村干部进行互评,让工作先进的同志“脸上有光”,让工作落后的同志“头上冒汗”。在“里子”上,该村实行“年考核”,结合镇对村各单项工作的考核结果,按照一定比例量化每名村干部的年度考核结果,将考核结果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对管理人员的奖励进行挂钩。这种“面子”加“里子”的考核办法,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各单项工作多次获得开城镇表扬。
  除了要抓好村干部队伍,更要抓好党员队伍,俞淼认为,“主题党日是凝聚农村党员最有效的方式,而且主题党日要有一定‘仪式感’,要让党员讲出来、做出来。不能让党员们做‘观众’,要让党员们做‘演员’,真正进入角色,过‘沉浸式’主题党日,要让党员全身的‘鸡皮疙瘩’都涨起来,才能真切地体会和感悟到我们建党100多年来的光辉历程和来之不易的成绩。”在俞淼的坚持下,都督村每月至少开展一次主题党日,该村也先后获得“芜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芜湖市‘两应’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创新发展 主动作为
  都督村的农业产业呈现小散弱状态,传统的水稻、小麦经济效益不高,特色的茶叶、红薯规模不大、品牌不强,没有好的产业,俞淼就没日没夜地研究,凡是村内现有的产业他都跑了个遍,最终确定以红薯粉丝产业为突破口。没有好的品种,他就带着村民去江苏省农科院求教,同时邀请农科院的专家到村里现场指导,最终决定引进“苏薯28”“西瓜红”等红薯新品种进行试点种植。“刚开始推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效果并不好,村民们对专家的指导不买账,认为自己种植了一辈子的红薯,经验十分丰富,对新技术、新品种接纳度不高。”面对困难俞淼没有气馁,他拉着几名村干部首先开始试种。
  “俞书记,快来看看,这就是你们合作社试种的新品种红薯,我算了一笔账,这种红薯,亩均增产了2000斤,比我们的老品种红薯好多了,明年我也要跟着你干,可得记得给我留点种苗啊。”起初对新品种红薯还将信将疑的村民拉着俞淼的手说。“我们严格按照农科院的指导,采用新的种植方式,产量得到大幅提升。经测算,我们亩均投入成本降低了20%,亩均产量增长了40%,亩产值达5000元左右。”说到这,俞淼一脸的骄傲。2022年仅种植红薯一项就给集体经济增收40万元,2023年都督村红薯种植面积扩大到了1000亩。
  芜湖市于2021年底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俞淼敏锐地察觉到了发展机遇,他带领村干部率先成立了都督村党组织领办的毛公集农民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带头入社,该社也从起初的9户发展到如今的168户。2023年6月,都督村举办了合作社第一次分红大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合作社经营性收入120万元,纯利润26万元,分红18万元,每股600元可分红160元,收益率达26.7%。同时,该村从集体分红中拿出部分资金,按照80岁以上100元每人,90岁以上500元每人,100岁以上1000元每人的标准,为全村112名老人全覆盖送“福”上门,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都督村合作社获得芜湖市首批“五星级”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荣誉称号。
  一心为民 服务群众
  俞淼始终秉承“服务、服务再服务”的原则,想尽一切办法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他根据农村“38、61、99”的人口结构特点,成立了夕阳红、半边天、红领巾、平安、和美、共富等6支志愿者服务队,先后自主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为群众解决问题46个。
  该村2021年新识别的监测户徐得军身患肾癌,俞淼第一时间入户了解情况,得知其每月医药费用巨大,他立即申请启动防范返贫机制,同时申请“暖冬行动”帮扶计划,共为徐得军争取到30000多元帮扶资金。同时,他还自掏腰包为该户购买了“芜优保”,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的脱贫户到外地购药通行不方便,该村伍跃东户就存在这种情况,俞淼得知后,立即联系芜湖市医保局以及镇卫生院,通过多次协调,将原本需要每月坐车到合肥购买的药品直接配送至镇卫生院,同时为其办理特殊慢性病证,让其能够在家门口买药还不用多花钱。
  “俞书记到村里后,给都督村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他凡事总是亲力亲为,给村干部做足了榜样,我们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了。而且带来了很多资金资源,为都督村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血液,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的腰包实实在在鼓起来了,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大大提高,村里的各项工作也比以往要好开展多了。”都督村党总支书记孙晓山说道。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起扬帆正当时”。如今的都督村是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村(全省20个试点之一)、全国文明村镇、安徽省特色美食村、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芜湖市乡村振兴示范村、芜湖市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等。对于这些,俞淼远远没有满足,“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整合资源,做精一产,在红薯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拓展二产,不断丰富我们的农产品深加工品类;做活三产,整合村里丰富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发展研学、培训、民宿等新型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拓宽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渠道。”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发展的机遇,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绘就一幅‘村强、民富、景美、人和’的乡村生活新图景!”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