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从“脱贫”到“振兴”的幸福递进
文章字数:2449

余静,金寨县花石乡党委政法委员、人武部长,第八批选派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自2015年7月开展选派驻村工作以来,余静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感恩奋进、追梦前行,带领大湾村如期完成“户脱贫、村出列”脱贫攻坚各项任务。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1年6月,余静在第七批选派驻村任期满后,面对大湾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前景,看着群众期盼的眼神,想着依旧繁忙的工作,她再次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选择继续驻村工作。时至今日,余静已连续在大湾村驻村工作8年。八年来,余静带领大湾村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迈向乡村振兴新征程,使大湾村由一个山高路远、破败不堪的“贫困村”转变为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明星村”,实现从“脱贫”到“振兴”的幸福递进。
抓班子带队伍 夯实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干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余静从驻村开始,就重点建强基层组织,持续抓“两委”班子带队伍,打造“乡村振兴领头雁”,带动村民全面推进大湾振兴发展。她结合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推荐本村群众威信高、作风担当强、曾担任过村干部的何家枝作为村书记、主任人选;为大湾村选配1名35周岁以下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任乡村振兴“特派村官”和2名年轻后备干部进入村“两委”班子,换届后村干部平均年龄35岁,进一步优化了大湾村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面对乡村振兴新任务、新要求,余静始终牢记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提高能力素质的有力武器,坚持干必学、学促干,进一步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五星党员”争创活动,设立党员光荣榜和“曝光台”,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同时,余静结合大湾村实际,本着就近就亲、量力而行原则,将在村有帮扶能力的党员与全体脱贫户“结对子”,通过生产联手帮扶产业发展,就业联动帮带劳力务工,经常联系帮解生活难题,思想联络帮提精神状态,有效激发了广大党员群众干事热情,为乡村振兴凝聚了强大合力,注入了强大动力。大湾村一名村干部说,这几年村里最可喜的变化,是群众的“精气神”被激发出来了,以前村民们没有自信,如今个个充满干劲,越来越多的人争当脱贫致富带头人。党组织成为大湾村乡村振兴的坚强力量,2021年6月大湾村党总支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过去的大湾村,“支部讲话无人听、党员创业无人跟”,现在比勤劳、比致富成为新风尚。村民们明白,有了党的好政策,还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抓产业促就业 推进乡村振兴富民强村
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近年来,余静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大湾村旅游资源优势大做文章,打牢产业基础,走稳乡村振兴的步子。在余静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拧成一股绳,积极引导和帮扶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依托大湾村5000余亩茶叶资源优势,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发展模式,改造提升茶园700亩,打造农户种植采摘、企业生产营销的一体化产业链条。2022年,该村引进的龙头企业大湾蝠牌茶厂实现销售额560余万元,带动400余户茶农就业增收,32名群众在茶园就近就业。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大湾村发展特色种养业,天麻、灵芝、黄牛、山羊等产品,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渠道。依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绿色资源,挖掘红11军32师驻地旧址红色资源,该村引进大湾十里漂流项目,成立大湾村旅游发展公司,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村里建起游客接待中心,携程度假农庄二期开工建设,带动群众发展民宿和农家乐,目前全村共有44户发展农家乐、农家小院和民宿。2022年,大湾村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综合收入5000万元,让群众吃上了“旅游饭”。该村开发生态护林员、美丽乡村保洁员等94个公益性岗位,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平均每人年增收6000元;加大有劳动能力人员就业培训力度,每年利用返乡时节,通过外出务工人员专场招聘会、推介会,增加县内外、村内外就业渠道。群众人均纯收入由村出列时的12036元增长为2022年17038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村出列时的140万元增长为2022年207.7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位居全县第一。大湾村成功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红绿结合”的振兴发展新路径,从一个国家级贫困村蝶变成为了“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明星村,全县示范样本村。
抓民生暖民心 提升乡村振兴治理效能
为带领全体村民从脱贫致富路迈向全面振兴新征程,余静始终坚持把乡村治理作为头等大事,在“治理”上下功夫,在“文明”上做文章。她完善议事规则和村务监督机制,重大事项经过“四议两公开”决策,发动群众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最美家庭”创建等活动;及时帮助群众处理解决急难愁盼事项,积极为群众对接产业发展、就业咨询,及时为群众代办证件、代缴费用,协调处理信访事项、矛盾调处;倡导健康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文明示范户评比和“六净一规范”活动,建立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开办振风超市,以积分兑换奖励方式,带动群众移风易俗,惩戒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带领群众一起清理卫生,处理房前院后及主次干道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评选全村最清洁户并发放积分,群众共建共享意识加强,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提升。如今,大湾村村务管理井井有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习总书记到俺村,十大工程除穷根,精准脱贫得民心,小康过后大振兴”——一首在大湾村民中广为流传的顺口溜,反映了大湾村村民文明和谐的新生活。
近年来,大湾村跻身“中国特色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一个个闪光的金色名片,展现着老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靓丽风采。“作为一名党的二十大代表和第八批选派驻村干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将和村里的干部群众一起,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继续奋斗,让老百姓的日子像山里的映山红一样越来越红火。”余静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