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版
发布日期:
从点滴做起,践行为民服务初心
——定远县大桥镇义和村工作队副队长许金星驻村工作心得体会
文章字数:1468
  我是2021年6月被定远县组织部、教体局选派到大桥镇义和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兼)、工作队副队长。两年多来,我履职尽责,从政策学习抓起,从点滴小事做起,真心为民办实事,真情帮扶暖民心,协同村“两委”干部,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接续奋斗。从学校到乡村,从课堂到田庄,从刚驻村时的迷茫焦虑,到现在的从容坚定,有过汗水与苦恼,也有过喜悦与感动,驻村工作让我收获许多、感悟颇深。
  学政策、钻业务,补能力短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了解农村不了解农民,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刚到村里,工作队对陌生的农村、农民不了解,对政策要求不熟悉,免不了碰上尴尬场景。为尽快转变角色,了解村情实际,学深学透政策。在队长指导下,我负责系统梳理学习材料,重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乡村振兴重要论述、中央和地方“三农”有关政策,尤其是县里每年巩固脱贫成果政策等,通过工作队会议、“三会一课”、村务会议以及微信工作群等形式,组织大家学习领会政策精神。此外,我们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态度,向村干部学、向老党员学、向群众学,做到勤学善思,努力提升服务群众的实践能力。两年多来,原本的“书生气”增添了更多“乡土味”,交流表达时的“书面语”,也夹杂着不少“农家话”,从不会做“帮扶材料”到熟练制定“帮扶方案”,学习让我们的驻村工作更扎实。
  勤走访、常问候,办民生小事。“家长里短的小事,就是老百姓的大事”。驻村以后,我们工作队除常态化走访了解全村农户情况外,每人都有固定帮扶对象,在落实政策帮扶基础上,努力做到群众有所呼、帮扶必有应。2021年我的帮扶对象上马组张家茹,女儿考取大专后对所学专业不太满意,向我咨询相关政策。我得知后第一时间通过自己大学同学帮助联系学校,了解相关政策,指导孩子申报,最终取得满意效果。根据工作队安排,村里一些重点户也是我们必须常访的对象。如戚岗组80多岁的李志平,我经常陪同队长一起走访,从刚开始“门难进、脸难看”到有说有笑,让我体会到“你把群众放心里,群众把你当家人”的感受。此外,帮独居老人修窗户、帮困难户充话费、联系修电线水管、过节送去米油慰问等民生小事,拉近了工作队与农户的距离,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推积分、促共建,助治理有效。驻村一段时间后,我感到村干部忙忙碌碌,村民却无动于衷,归根到底是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尤其在人居环境治理、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这块,总是“干部在干,村民在看”。为改变这一现状,在队长带领下,工作队与村“两委”团结协作,调研制定《义和村村规民约》《义和村积分制管理实施办法》等制度,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后,大力推进实施。积分制聚焦5大项34小项内容,把村规民约倡导的公共事务具体化,通过积分量化导向行为激励,鼓励广泛参与,提高大家共建、共治、共享意识。实施以来,工作队、村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等共同入户环境评价350多户,建立积分台账,组织积分考核,兑现奖励85人次,首次召开新入伍家庭、新考取大学生表彰大会,奖励参军入伍、考取本科大学的村民18人1.5万余元,在全村产生良好的积极影响。2023年5月,《滁州日报》对义和村积分制实施管理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时光飞逝,白驹过隙。两年多的驻村工作,让我增加了阅历,增长了才干,积累了经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实现强国梦、振兴梦,需要包括驻村干部在内的广大乡村干部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与担当。在余下的驻村时光,我将继续扎根基层,用心用情为民服务,不负组织,不负群众,不辱使命。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