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专家观点:新材料迎来黄金时期
文章字数:147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干勇:

  新材料是塑造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新格局的“重要抓手”



  当前,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要聚焦提升产业的基础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协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主席干勇表示,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可有效辐射支撑中小微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培育出大量专精特新企业,助力打好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
  “塑造我国产业基础能力的新格局,新材料是一个重要抓手。”干勇认为,我国科学家在材料科学众多领域取得了不少成绩,在重大材料研究方面还需更多突破。国内材料领域现已进入关键的窗口期,面临重大机遇。随着产业升级,很多材料的应用步入快速增长阶段,市场需求的巨大牵引促进了新材料的发展进步和未来格局。如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的“应用场景”,蚌埠市以秸秆为原材料生产“生物基”新材料的技术方向,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等,为新材料技术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国家支持。干勇表示,关键新材料为国家重大工程的实施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我们要统筹技术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的关系,在更短周期内,实现高端新材料的发展目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研究员高瑞平:

  基础研究是历次科技或工业革命的原动力和压舱石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技发展占据了重要地位,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竞争中的格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成员、研究员高瑞平认为,在科技发展史中,基础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应当加强材料科学基础研究,更好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高瑞平将“基础研究”称之为“历次科技或工业革命的原动力和压舱石”,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基础研究逐步开始与技术进步建立了联系,二十世纪后,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基础研究作为国家竞争力的压舱石。
  “历次的科技或工业革命,都是一些新材料的产生所带动起来的。”高瑞平介绍,目前新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一是不断交叉融合,多学科的交叉、多技术的融合;二是研究范式不断变革,新的范式可能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也可能解决一些以前无法解决的问题与挑战。发展方向更加多元化,向着复合功能集成、微型智能等小型化发展。“材料科学大有可为,材料科技工作者大有可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贡献力量。”高瑞平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院长彭寿:

  打造硅基材料“新名片”




  安徽将新材料产业列为“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安徽在新材料领域拥有很多亮点,如先进金属材料、先进硅基材料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彭寿认为,要让技术研究落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思考产业如何更好地发展。
  彭寿认为,硅基材料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一是生物层面,硅基材料在空间生命探索中备受关注;二是科学层面,硅基材料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三是科技层面,硅基材料将为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如何从原料变成材料,从材料变成产品,从产品变成产业?‘前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彭寿说。
  攻克制约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发展的技术难关,解决锡槽密封等重大技术难题,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在国际领域持续领跑。围绕国家在多个领域对先进玻璃材料的重大战略需求,彭寿和团队开展硅质原料提纯、玻璃成分及配方设计、新型熔化、超薄成形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工程与产业化。彭寿表示,服务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满足民生需求,自己和团队将继续打造我国和安徽硅基材料的新名片。
  (晋文婧 全媒体记者 葛婷)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