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发布日期:
唐世彪: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
文章字数:1699
    正在调试实验室设备的唐世彪。


  “人生的成功在于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推动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在面临重大选择时要视野开阔,积极把握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创造一些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类的成果。”2004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时任校长朱清时院士的一席话让科技报国梦想的种子深埋唐世彪心中。
   带领团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唐世彪,高级工程师,2022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现任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副总工程师,安徽省量子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0年就读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09年博士毕业后投身于量子技术成果转化事业,见证、参与并推动了我国量子技术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全过程。
  2009年,在国家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号召下,国盾量子成立,成为率先从事量子科技产业化的企业。当时,唐世彪刚刚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但他并没有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前往一线城市,选择从事当时大热的IT行业。他决定继续留在合肥,并在老师的推荐下,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还是“无人区”的量子科技产业化事业中。
  在国盾量子成立之初,科研、工作环境与今天天差地别,尽管初期团队仅有十来个人,但在2010年,唐世彪和团队成员很快便牵头了合肥城域量子保密通信试验示范网建设,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量子通信城域网。这时,距公司成立仅两年时间。2017年,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并和“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对接,其中国盾量子继续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相关产品及技术服务,产品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依靠该技术的突破,唐世彪作为第一完成人带领团队荣获2022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020年,号称“量子科技第一股”的国盾量子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自此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并开始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我深切体会到,要想实现我国量子科技的自立自强,必须要有工匠精神,甘于坐冷板凳,持续专心、专注、专业的投入,才能在核心技术上不断进步和突破。”唐世彪如是说道。
  推动产业发展抢占国际话语权
  “量子通信是一项新兴的密码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除了技术突破之外,还要获得相应的产品资质与合规性检测证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产业发展,标准先行’。”唐世彪告诉记者。
  以往国家行业检测标准的制定往往先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我国的行业特点加以修订,形成我国的标准体系。反观量子通信领域,国内外检测标准都是空白,同样属于“无人区”。这一现状并没有让唐世彪退缩,反而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带领团队大力配合主管单位推动国内检测标准的落地。前后历时6年,协同主管单位和国内量子同行,从量子通信的技术规范研究到立项申请及标准制定,最终实现行业标准的发布。
  在检测标准落地后,唐世彪又投身到商用密码的资质认证检测工作中,在长达2年的时间内,几乎每周都往返北京、合肥两地,在紧锣密鼓开展研发工作的同时,保持与主管单位多频次的深入沟通、确认检测方案细节。
  经过不懈努力,2021年,他带领团队拿到了主管单位签发的国内第一款量子产品检测证书。在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获得了量子产品的资质,更打通了整个量子技术行业在该领域的资质认证检测流程链条,此后国内其他厂家陆续遵循此流程和规范开展产品资质的认证检测工作,推动了行业发展。
  依托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产业领先优势,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唐世彪团队投身到ISO、ITU等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主导或参与80余项国内外标准的制定工作,并牵头制定《量子密钥分发的安全要求、测试和评估方法》国际标准,这是首个系统性的规范量子密钥分发安全检测技术的国际标准,有力抢占了国际话语权。
  “提前布局,脚踏实地,重视核心组件的自主可控,不断的研发创新,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这是唐世彪及“唐世彪们”始终坚守的信念。在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和注重细节等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唐世彪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专心精神,在量子产业这个“无人区”孜孜不倦、艰苦奋斗,推动了量子产业的发展,巩固了我国在全球量子通信领域的技术声誉和标准话语权。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