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聚力强“引擎”“制造”变“智造”
——宿州市乘“智”而上谱写制造业新篇章
文章字数:2952
    大美宿州。


    灵璧轴承产业园全景图。


    数智云创产业园。


    长三角人才培养共建基地。


    智能终端小镇。


    安徽中恒电喷系统有限公司的工人正快马加鞭制作新能源汽车零部件。


  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灵魂。近年来,宿州市持续提升制造业的比重,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积蓄强劲动能。
  今年上半年,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172.4亿元,居全省第7;1-7月份,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居全省第8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60.1%,居全省第2位;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7.2%,居全省第4位;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4.6%,居全省第5位。
  靶向发力 锻强壮大先进制造业
  近年来,宿州市大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明显加深,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显著提升,服务业制造化程度不断深化,“两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新路径不断涌现,“两业”融合发展成为培育经济新动能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优化产业生态,围绕“5+5+N”产业布局,实施优势产业强链、成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补链工程;围绕制造业3-5年倍增目标,加快打造轻工产业、绿色食品产业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烧鸡产业园建设步伐,做大做强砀山绿色果蔬产业。县域将着力培育家居建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轴承制造、汽车零部件等百亿级产业集群。
  促进省级云计算战新基地集聚发展,加快战新基地建设,动态培育“链主型”企业,省级云计算基地聚焦算力产业提质升级,已布局落地广云智算中心、汴水超算中心等项目。8个市级战新基地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产业错位发展,佳力奇复材、中恒汽喷等“链主型”重点企业产值实现大幅增长。
   “双招双引” 优势产业硬核出圈
  “双招双引”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动力源。今年以来,宿州市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加速汇聚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完善落实十大重点产业“双招双引”链长制,补充“两库三图”,动态、升维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优质要素溢出和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链招商、商协会招商、基金招商,举办宿州(杭州)化工产业、预制菜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数字经济产业等招商推介活动。实行招商引资周通报、月评比、季“赛马”制度,加强对总投资超10亿元制造业项目洽谈、签约、开工的调度考核。
  宿州市十大重点产业专班根据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延链、补链、强链、固链开展招引工作。据安徽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宿州市共落地项目457个,拟投资金额为1865.02亿元。借助陆续成立的现代物流、绿色食品、数字产业等协会获取重点项目线索,依托产业扶持基金,推动广东智目科技智能装备项目落地。
  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推进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浍河港口物流园、徐洪河港口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项目,抓好冷链物流、商贸物流、电商快递等头部企业“双招双引”积极发展物联网。
   科技创新 激发“智造”新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先进制造业的“生力军”。近年来,宿州市主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从科技创新的全链条全方位进行加力提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塑造科技自立自强新优势,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行动,高新技术企业,省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均实现突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建设,支持骨干企业建立新型研发中心。
  建好用好中科大技术转移宿州分中心、中国矿大宿州埇桥科技园、南农大宿州现代农业研究院等平台,对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科学中心及G60科创走廊取得突破性进展。中科大技术转移宿州分中心创新试行人才全职工作在宿州、工作关系留在中国科大先研院的引才新模式。目前,宿州市共有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7个、市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1个。
  完成宿州市大豆振兴协同创新工程项目“揭榜挂帅”,组建覆盖大豆全产业链的宿州市大豆产业创新联合体;成立南京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及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与安徽大学宿州技术转移中心、河海大学水综合利用战略合作、浙江理工大学宿州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矿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等4项高校院所合作创新平台进行签约,目前,宿州市共有各类高校院所合作创新平台30家。
  向“云”端 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万物互联,工业互联网赋能千行百业。近年来,宿州市借“数”转型,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强化数字赋能。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工程,滚动实施“工业强基”和“揭榜挂帅”技术攻关项目,用好省级羚羊、市级绿色家居建材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培育省级智能工厂、绿色工厂、数字化车间。推进建设轻纺鞋服智能化产业基地、绿色家居生产制造基地、造纸及纸制品后加工基地,市级绿色家居建材工业互联网平台注册企业达到150家以上。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保障机制。宿州市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企业上云”步伐,集聚要素支持数字化转型发展。落实制造强市、工业互联网支持政策,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保障。今年7月份,宿州市成立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依托市内会员单位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知识培训、案例分析、要素供需对接、对外交流合作等工作,充分发挥其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打造平台体系,强化数字赋能。推动企业用平台。积极推动工业企业对接使用羚羊平台,利用平台开展线上评估诊断、发布应用需求,推动羚羊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宿州市已有2300余家工业企业入驻羚羊平台,获取软件应用、金融对接、研发设计等服务。宿州市依托绿色家居建材行业,打造第一家行业级平台,目前,平台入驻企业160余家,接入300余台生产设备实现上云赋能,雪龙纤维、阿里迅犀、驿品休闲、盈德服装、光一辉包装等企业开展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突出示范引领,打造应用标杆。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近年来,宿州市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建设东方果园、泰盛纸业、笑果饲料等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探索智能制造的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积极打造一批标杆工厂和示范车间。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贯彻“双碳”战略,突出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生态。
  同时,宿州市多年来坚持用市场的逻辑谋事、资本的力量干事、平台的思维成事、优化的环境共事,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对标沪苏浙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一月一次企业家沙龙及“四接”活动,优化提升
  “宿事速办”平台。推动“局长走流程”活动,持续擦亮“宿事速办”品牌,每月一次开展“企业家接待日”活动,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最多跑一次”。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宿州市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两只轮子”,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海经济区“两个圈子”,擦亮“中国云都”“中部鞋都”“两块牌子”。“十四五”期间,宿州将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四大机遇”,全力打造“一城两区三基地”、奋力冲刺全国百强市、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
  (刘畅)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