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工厂化养虾引领行业风向标
文章字数:2155
  9月1日,第二届中国工厂化养虾大会暨2023对虾工业化养殖科技创新联盟年会在山东东营举行。地方政府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工厂化养虾产业链代表等逾千人参与本次大会,大会聚智共谋产业发展,共促产业升级,致力将工厂化养虾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水产养殖模式。
  工厂化养虾是一种高效、集约化生产方式,通过自动化、精准化养殖技术,大幅提高虾的产量和效益。中国工厂化养虾看山东,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工厂化养虾面积超过1000万m2,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天津、江苏、辽宁等地,其中山东工厂化养虾规模超过600万m2。东营工厂化养虾更是迎来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养虾热土,是我国现代化养虾、智慧养殖的新方向。
   对虾养殖产业前景广阔
  我国工厂化养虾处于初级阶段,但工厂化养殖是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向,也是中国虾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趋势。目前,中国工厂化养虾行业正处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如何培育壮大种苗、创新发展模式、运用科技赋能、深化三产融合是行业必须面对的议题。
  在国家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山大学教授何建国看来,中国工厂化养虾发展日新月异,模式层出不穷,代表了设施渔业的主流发展方向。东营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依托盐碱地优势打造渔业发展新引擎,提高盐碱地综合利用效益,工厂化养殖产业迅猛发展,正成为北方重要的工厂化养殖阵地。
  “工厂化养虾凭借其优势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智能化养虾是大方向、大出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雷指出,工厂化养虾面对重大机遇。2022年全球南美白虾产量大约550万吨,其中亚洲产量接近400万吨,实践证明南美白对虾适合大规模集约化养殖,这是一个巨大的对虾消费风口。
  未来中国虾类年消费量或可达上,工厂化养虾应充分发挥其资源利用率高、环境因子可控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打造安全可控的产品,保证市场接受度。同时要紧抓数字化、智能化、无人化等关键要素,推动技术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构建精准养殖与绿色发展模式,实现工业化、规模化、园区化的运营效果。
  “工厂化养虾种苗是核心、饲料定制化是大势所趋、病害防控观是关键、需要树立动保和虾药的正确认知。”铭治集团对虾产业链负责人周胜利表示,自媒体时代,养虾者应该为自己代言。
  “数智化”促进虾业转型
  近年,工厂化模式引发中国养虾新浪潮,成为虾业新一次“工业革命”,极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当前,水产头部企业、互联网公司、制造业龙头企业甚至房地产投资公司都在布局工厂化养虾,对虾养殖前景广阔。可以预见,随着相关科研力量的提升,工厂化养虾将成为我国养虾主流模式。
  “我国传统的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模式面临着水资源消耗高、区域及季候影响大、病害频发的困境,传统水产养殖面临重大挑战,产业高质量难以为继,追求智慧绿色发展成了必由之路。”在浙江大学教授朱松明看来,工业化养殖(规模化、设施化、智能化)和生态养殖(和谐综合化)二者缺一不可,可以通过工厂化养虾设施设备的效能提升与系统优化,为水产养殖生产系统创造一个优化生长水环境,以此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
  “解密养虾光密码将对开启增产新空间起到基础作用。”佛照(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文基分享案例道,在智能光照养殖系统下,83天养殖周期中,对虾增重率提高22.8%-39.7%,有效助力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水平及效益产出。他表示,营造科学水产养殖光环境,将引导传统水产养殖模式向现代化水产养殖模式转型升级,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水产产能。
  作为数字化程度最低的行业,农业必然引来数字化革命,种业“数智化”转型时代已经到来。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朝晖表示,在新时代的驱动下,运用关键共性技术与应用显得格外重要,其实现途径就包括BT+DT技术体系、育种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高通量基因型精准鉴定、智能精准表型测定、水产育种信息化管理系统、智慧育种平台等。还可以通过联合育种,开启共创共享的数智水产新生态,通过关键共性技术赋能全产业建立“数智水产”新生态。
  工厂化养虾成新增长极
  工厂化养殖是大幅提升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向,高效率、高科技、高产量、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是工厂化的重要特征,养殖群体也逐渐走向精英化,我国南美白对虾传统养殖业正加速走向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工厂化养虾大有可为。
  “当前对虾养殖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跨越的重要关口,要达到全面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生产生态协调’的目标,依然存在关键技术瓶颈。这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产业同仁共同努力,携手建立起标准化、可复制、易推广的涵盖南美白对虾全产业链的工业化生产新装备、新技术、新产品,推动我国南美白对虾走向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所长荣小军表示。
  目前从生产端来看,工厂化养虾也面临不少挑战,主要存在尾水排放、能源节约及智能化管控三大问题。但工厂化养虾具有可控,高效,可复制性强等特性,从业群体、养殖分布范围及养殖规模将不断扩大。未来,随着对虾苗种本土化进程的加快,将有更多企业利用工厂化养虾打开北方市场,带动养殖模式转型升级。
  如今,打造先进的养殖模式,推广优质虾、品牌虾已成为业界共识。随着越来越多资本和企业涌入,加上工厂化养虾的技术、模式和装备不断迭代升级,我国对虾产量和品质将会有突破性提高,国内市场白对虾有望自给自足,优质、平价的商品虾将更多地游上百姓餐桌。
  (杨天智 刘弋文)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