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海鲜陆养成水产养殖新趋势
文章字数:621
说起海鲜,许多人会想到这是沿海城市特产。实际上,在我国一些内陆城市已经开始海鲜养殖,这种陆养方式缩短了海鲜游上餐桌的时间,让海鲜更新鲜。
这几天,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家水产养殖基地每天都有约500斤南美白对虾出水上市。负责人介绍,这个基地今年投产,共有300多个养虾池,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不仅是在武汉,近年来,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的区域也正在向距离大海更远的内陆挺进。
这段时间,位于甘肃张掖的一家养殖合作社迎来了南美白对虾的丰收。今年一月,合作社投入第一批虾苗,利用循环水模拟海水养殖环境,控制水温和含盐量,进行工厂化养殖。
“我们陆续已经有三批虾苗投入,总共投入了200万尾虾苗,目前为止,第一批虾已经全部销售完毕,现在是第三批虾准备开始销售。”张掖某养殖合作社总经理许云峰介绍,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斤。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近期也将上市一批南美白对虾。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基地所在区域是土壤积盐较重、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为了让盐碱地变废为宝,技术人员根据当地情况搭建大棚,调节虾苗用水,克服高盐碱和高寒对养殖的不利影响。当地的3家养殖企业今年计划养殖南美白对虾6000万尾。水产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海鲜陆养的种类还不够丰富,但未来将会是设施渔业发展的趋势。
“海鲜陆养是将来水产养殖的一个大发展方向。只有农业工业化了,养殖的效益才能够提高,养殖的(风险)可控性才能够提高。”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廖永岩表示。
(央视网)
这几天,武汉市东西湖区的一家水产养殖基地每天都有约500斤南美白对虾出水上市。负责人介绍,这个基地今年投产,共有300多个养虾池,年产量可达100万斤。不仅是在武汉,近年来,随着设施渔业的发展,海鲜养殖的区域也正在向距离大海更远的内陆挺进。
这段时间,位于甘肃张掖的一家养殖合作社迎来了南美白对虾的丰收。今年一月,合作社投入第一批虾苗,利用循环水模拟海水养殖环境,控制水温和含盐量,进行工厂化养殖。
“我们陆续已经有三批虾苗投入,总共投入了200万尾虾苗,目前为止,第一批虾已经全部销售完毕,现在是第三批虾准备开始销售。”张掖某养殖合作社总经理许云峰介绍,合作社的南美白对虾每年可产出6茬,每茬产量可达2万斤。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近期也将上市一批南美白对虾。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基地所在区域是土壤积盐较重、无法耕种的盐碱地。为了让盐碱地变废为宝,技术人员根据当地情况搭建大棚,调节虾苗用水,克服高盐碱和高寒对养殖的不利影响。当地的3家养殖企业今年计划养殖南美白对虾6000万尾。水产专家认为,尽管目前海鲜陆养的种类还不够丰富,但未来将会是设施渔业发展的趋势。
“海鲜陆养是将来水产养殖的一个大发展方向。只有农业工业化了,养殖的效益才能够提高,养殖的(风险)可控性才能够提高。”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廖永岩表示。
(央视网)